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2008年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

时间:2008-07-21 来源: 作者:

综 述

2007年,三峡枢纽主体工程进入收尾阶段,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三峡工程已开始承担初期运行期的防洪任务,为减轻长江中游防洪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航能力持续增长;发电量较上年增长显著,环境效益明显,2007年发电量与燃煤火电相比减排二氧化碳0.66亿吨;枯水期向下游补水,生态效益逐渐显现。

2007年,为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机制,探索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治理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建设模式,以及研究水库资源配置等问题,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启动了“71”专项计划,共8个专项项目,包括7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试点示范项目(消落区治理、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支流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农村截污、城镇截污、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和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效能评估项目。

2007年,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按可比价格计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5%。库区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各行业生产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人群健康状况基本正常。

2007年,三峡库区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气象灾害频发,其中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比较突出,地震活动仍维持在低强度水平。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取得成效,应急防治工程进展顺利。

2007年,三峡库区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耕地复种指数上升,农业生产仍以粮食作物为主。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规划顺利实施;测土施肥技术得到广泛运用,面源污染控制工作顺利进行。移土培肥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涉及库区面积2142公顷,覆土培肥区面积4616公顷。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工作全面展开,造林7.28万公顷,建设基本农田5.1万公顷。

下载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2008年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