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仍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一半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因经费不足,无法正常运行。然而这正预示着城市污水处理有更大的市场和生存空间。
城市污水处理厂现状:全国一半以上的污水处理厂非正常运行
环保总局新闻发言人潘岳7月7日说,“我国现有污水处理能力无法适应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扩张”。并指出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
从7 月14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等六大部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有一半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因经费不足,无法正常运行,这些企业处理后排出的仍然是污水。被检查的532座污水处理厂有一半以上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非正常运行,全年平均超标天数高达152天。也就是说经过这些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仍未达标。
对全国660个设市城市的有关数据分析表明,2003年底,我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为349.2亿吨,比2000年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增加5.2%。2000年全国有污水处理厂427个,2003年增加到61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个数增加了43%,总规模增长了97%,其中二级生化处理厂的规模增长114%。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也由2000年的2158万立方米/天增加到2003年的 4253万立方米/天,污水处理能力大约翻了一番。据初步估算,近3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的增长相当于建国50多年的建设总量。
然而这一状况与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要求相距甚远。“十五”计划要求到200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45%。
资金已成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较大“瓶颈”
单纯依靠财政拨款来支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已备显艰难。如何突破?转变机制,实行完全市场化模式,污水处理厂方能走出困境。
在国外,污水处理都是企业行为,你来投资建设,我保证你能收费。而在淮河流域,地方政府则把它当公益性事业来做,政府大包大揽建设,借贷,管理,收费。将污水处理厂当作事业单位来运作。目前,淮河流域建成50多座污水处理厂,大部分都是事业单位。政府收费,给污水处理厂按事业单位进行拨款。如此,污水处理越多,成本越高。机构人员成本高。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也难以全部发挥效益。
我国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在西北部中小城市还没有将污水处理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议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专门建设资金,有的地区的水污染日趋严重,若等待有资金投入时再兴建污水处理厂,就会使环境趋于恶化,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对人民身心健康带来危害,所以促使我们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全国目前已经建成投产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共计600多座,能够满负荷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不到一半,究其原因大多数是由于运行经费不能到位而造成的,有的省市没有收取污水处理费,有的是只收工厂、企业的,不收居民的,有的是工厂、企业、居民的都收了,但收费标准定得很低,远远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费用,使一些污水处理厂出现了能得到多少经费就处理多少吨污水的实际问题。这样长此下去既发挥不了建设污水处理厂应有的效益,也会使仪表、设备受损,同时也无法发挥污水处理厂专业管理人员的作用。
设备维修费用太高
由于大批的进口设备进入污水处理行业,经过几年的运转后,设备陆续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损坏,特别是索赔期后的维修和正常的大修。这就需要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若请国外的专家来维修,维修成本将会大幅度增高实在难以接受,或使进口设备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必须培养对进口设备维修保养的国内专业人员,使其掌握维修技能达到进口设备的维修标准。有了维修的专业人才还得有充足的备品配件,特别是一些将要淘汰的设备被引进中国,备品配件国外也不会再生产了,就需要国内自行测绘、加工制造,只有这样才能使进口设备发挥出它的作用,否则设备的损坏,配件的缺乏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城市污水处理有更大的市场和生存空间
建设部提供的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目前达到42%,预计 2004底将达到45%左右。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九五”以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各地政府尤其是重点流域城市政府,进一步明确责任目标,不断加大以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制度从无到有,征收率不断提高,有些城市已经达到保本微利水平;不少城市积极推行污水处理特许经营,产业化、市场化得到快速发展。
2001年6月由国家经贸委等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也指出:“要鼓励社会资本、外资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拓展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促进其良性发展。引进竞争机制,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城市污水和城市垃圾处理授权经营的试点工作,降低设施运营成本,提高社会公益设施的管理效率。”
以服务于城市污水处理作为切入点,介入市场,是一较好的选择。这是因为:第一,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垃圾急剧增加,急需相关的投资和服务;第二,在技术上,我国的这两个领域与国外发达国家有相当差距,成套设备少。中国加入WTO后,为国外的技术与资金更多地涌入提供了契机。这几方面的原因使城市污水处理有更大的市场和生存空间,既可以提供运营、信息服务,也可以提供相关的融资、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