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有益尝试——西部水务“毕节BOT模式”引发广泛关注
11月13日,来华访问的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与美驻华大使一道在北京共同主持了西部水务公司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签约总金额达6000万美元。签字仪式后,西部水务公司及其母公司美国汉氏公司和美国商务部还在北京举行了“中国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研讨会”,毕节地区建设局局长薛家路代表已实施BOT项目的城市介绍了经验。来自贵州乌蒙山区的“毕节BOT模式”顿时引起了人们关注的目光。
2002年,我省在全国率先通过国际平台吸引外资促进城市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通过多次谈判,美国汉氏公司以BOT(建设—运营—移交一体化运作)的方式,获得了毕节地区纳雍、织金、大方、黔西以及黔东南州镇远等县城的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特许经营权。2003年,美国汉氏公司在毕节成立了西部水务(贵州)有限公司,通过该公司来完成在中国的项目投资。
2004年3月,我省第一个BOT城市供水建设项目在纳雍县城动工。随即,黔西、织金、大方、赫章等地的BOT项目也相继开工建设。在毕节地区实施BOT项目的同时,西部水务公司还转战黔东南,在风景名胜区镇远县采用BOT方式投资建设了县城污水处理厂。至2005年底,织金、纳雍两地的供水项目已建成投产。目前,黔西、赫章、镇远等地的项目已近尾声,不久可望投入使用。至此,西部水务在我省的第一期项目投资已完成。
全新BOT投资模式的实施,标志着我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迈向产业化、市场化,实现了新的突破,解决了地方政府因资金缺乏而无力解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难题,还改革了原有的“福利水”体制,使当地居民在短期内用上了安全优质的饮用水。织金县城日需自来水2万吨,而原有的自来水日供应量只有5000吨左右,加上管网老化,漏失严重。BOT项目供水管网及水厂投入运营后,多年来的缺水现象已不复存在。
作为在欠发达地区的一个大胆尝试,毕节地区的BOT项目一开始就引起不少人的观望与质疑。而它的成功实施,同样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关注,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纷纷派人前来参观、考察“毕节BOT模式”。
有关人士认为,“毕节BOT模式”不仅打破了“BOT只能在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型工程实施”的商业惯例,而且创造了具有先驱意义的三个“毕节经验”:首先是供水管网与水厂联合建设,一步建成到位,而以往供水管网与水厂建设分开进行,常常是有水无管,有管无网;其次是处理量逐步到位和水价阶梯式调整,BOT项目制定了严格的水价调整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合同规定的比例调整,不但在今后20—30年内稳定了水价,而且从目前水价不断上涨的趋势看来,用水居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第三是BOT与BT、TOT同步进行,进一步发挥了政府对公用事业市场的监督管理作用,解决了以往政府“单臂撑天”艰难融资所留下的隐患。
“如果项目实施地全是一些只想着修建形象工程的政府,那么,西部水务的BOT项目绝对没法继续下去。”西部水务公司总经理夏卫平坦言,西部水务能在毕节取得成功,和当地政府的眼光有很大的关系。
当初,西部水务选择毕节地区实施BOT项目时,尚存在犹豫和顾虑。然而,省、地及相关县领导和部门的真诚,使来自彼岸的投资者打消了顾虑。
毕节地区为西部水务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和投资财税环境,在各个项目实施地,BOT项目均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刚开始,西部水务并没有在赫章县实施BOT的计划,时任县长范元平得知后,当即将西部水务公司负责人请到赫章,详细介绍了赫章县的发展远景,其用心之良苦感动了投资者。一个月之后,西部水务就在厦门与赫章县签订了1.5万吨水厂的BOT项目合同。随后,赫章县政府“汉氏办”迅速到位,密切配合项目的实施。
“当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在发展经济、改善投资环境工作中求新创新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务实高效的作风,让我们看到了欠发达地区盼望发展的渴求。”夏卫平说,这让他们找到了在毕节继续投资的信心。
据悉,西部水务今后除继续按照承诺在毕节地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等设施外,还将考虑在省内外其它地区谋求更大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作为毕节生态试验区探索超越式发展的一个可贵尝试,毕节BOT模式正在跨超西部,走向全国。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