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资本市场引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必然会涌现出许多涉水的上市公司,发行水股票、水证券、水基金甚至出现专门的“水板”市场,水期货、水期权、水指数也会随之出现。水资源资本市场的发育必然催生水资源金融的深化,各类水银行及衍生金融工具会层出不穷,如此一来,人们对水资源的占有、控制就不需要把重点放在直接购买水资源上,而是去购买水资源的金融产品,每个水消费者都有可能成为水供给、水保护的投资者和收益者。
水资源产业化
如果实现了水资源资产化,水资源资产又资本化,并且全面引入市场化机制和企业化运作方式,中国的水务产业便能够做大做强。可以说,投资水资源领域的产业是本世纪继石油能源领域之后的另一个重大投资机会。随着技术进步和替代产品的层出不穷,未来人类可能再回到无油时代,但不管再过多少年,人类都不会回到无水时代。因此,当今国际上重量级的投资银行金融机构都已开始锁定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相关的产业领域。本世纪初,水资源产业全球的年营业收入已超过4000亿美元,本世纪末,水资源产业将会是全球第一大产业。
水资源产业也分为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城乡给水、排水、工业用水、居民用水、污水处理产业;农业灌溉、防洪、防旱、跨流域供水产业;节水、护水、修复生态、水循环经济产业;水电、水运、水产、水设备设施及水科技教育产业这四大产业基本上是水资源的传统产业,在中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引入市场机制和企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将会涌现出四大新型的水资源产业:水资源金融产业,水银行、水股票、水期货、水交所、水基金等;为水产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如水资源的多种中介、网站、评估、咨询机构;新型的融合了高新技术的“功能水”产业;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海水淡化、固态水(南北极)、大气水的利用及其关联产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