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基础性资源、战略性资源、核心性资源。人们预言,水资源安全将是人类继石油能源危机之后最重要、最紧迫、最难应对的危机。中国的气候地理环境和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是一个总体上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不少地区有的季节水多为患;普遍突出的问题是水脏为患,70%的水体被污染,40%的水已丧失了正常功能。因此,有效保护和全面恢复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中国水资源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并非是中国的年降水量有长期明显的异动,或者中国的降水规律出现了极端异常,而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人们的涉水行为和观念出了问题。必须看到,在中国和一些先进国家并不乏节水、护水、用水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与先进模式,但在中国却不能广泛有效地推广采用。当前,改变我们经济的发展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改变人们的涉水行为与观念是实现水资源安全的根本保障。要实现这一系列有效的转变,就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开发推广先进的适用技术,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改革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笔者认为,只有加快形成中国水资源有效保护、可持续利用、有效治理的体制机制才是应对中国水资源危机的关键。而加快水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产业化,则是体制机制创新的理性选择。
水资源资产化
长期以来,我们把资源仅仅当作一种生产消耗的原材料,主要资源实行国有国营。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都是用计划经济手段压低基础产业的价格,主要资源长期无偿或低价利用,从而导致水资源价格机制扭曲,水资源价值被严重低估。其直接后果便是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陷入“公水”的悲剧后果。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