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综合防治渔业水体污染

时间:2008-09-25 来源:中国渔业报 作者:

水域是渔业发展的自然基础,水域环境是决定渔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的工、农业污染、生活废水排放导致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重特大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频发,给水生生物资源、渔业生态环境和水产养殖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根据国家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的2007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7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据统计,2007年全国共发生渔业水域污染事故1442次,污染面积约8.23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8亿元。因环境污染造成可测算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53.9亿元,其中内陆水域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11.2亿元,海洋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为42.7亿元。

正如有关专家所言,尽管我国渔业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在繁荣的同时却陷入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生态债台高筑的境地,渔业生态资本严重透支,渔业污染陷入难解的僵局。加强渔业水体污染的综合防治及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管理

1.搞好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搞好养殖水体污染的综合防治,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各地应对重要渔业水体划定保护区,并采取措施保护水质环境。规定在重要渔业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涉及渔业水域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征求渔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要积极加强与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参与并配合开展对有关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核。对影响较大的工程建设项目,要在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及相关的补偿和修复措施,并督促落实。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