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我国逾八成海域生态系统不健康

时间:2009-01-22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蔡岩红

此外,我国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特别是从2007年以来,珊瑚礁退化十分严重。据介绍,导致珊瑚礁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敌害生物数量增加和珊瑚礁病害。而海洋执法部门发现,珊瑚礁区仍有新近炸鱼痕迹,炸鱼、毒鱼等破坏性捕鱼方式对珊瑚礁造成了直接的破坏。

由于海岸带开发强度的加大,以及开发规模的扩大,目前全国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脆弱区。

所谓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敏感且受污染、开发、资源过度利用等人为活动干扰的区域。生态脆弱区分为四个级别。高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敏感且受到开发活动严重影响的区域。目前,我国海岸带高脆弱区和中脆弱区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36.5%,非脆弱区仅占16.8%。

2008年,全国发现海洋赤潮次数和面积分别为68次和13738平方公里。东海海域为赤潮灾害多发区,全年共发生赤潮47次,累计面积为12070平方公里。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需关注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海平面公报中显示,2008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为近10年最高,比常年和2007年分别高60毫米和14毫米。其中,海南升幅最大,超过80毫米,山东、江苏、广东和广西次之。

此外,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也高于全球。专家预测,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仍将持续上升。

海平面的上升,加剧了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及咸潮等海洋灾害,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沿海地区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

据专家分析,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向沿海地区迁移,经济布局也逐步向滨海转移。很多重要经济发展区同时也是海平面上升影响脆弱区。

为此,国家海洋局建议各级政府,加强海平面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价工作,将海平面上升影响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同时,采取控制地下水开采、提高沿海堤防工程设计标准、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等一系列有效措施,降低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