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我国逾八成海域生态系统不健康

时间:2009-01-22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蔡岩红

1月21日消息,国家海洋局刚刚公布的《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据监测显示,我国去年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面积约13.7万平方公里,比2007年减少约0.8万平方公里。“尽管近岸局部海域水质略有好转,这可能也不过是海洋环境周期的波动,目前海洋总体污染程度依然较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解释说。

大约88.4%的排污口超标排放

而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李海清的介绍进一步验证了李晓明的说法。

目前,海洋已被当成最大的“垃圾场”和“下水道”。据国家海洋局监测显示,我国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堪忧。在国家海洋局实施监测的525个入海排污口中,约88.4%的排污口超标排放,其主要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磷酸盐、悬浮物和氨氮等。

据了解,四个海区中,东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比例最高,达92%,南海89%,黄海88%,渤海83%。而山东、江苏和广西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数量居全国前三甲。

目前,我国排污口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仍未改变。设置在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的排污口中,竟有95.3%超标排放;设置在旅游区的排污口中,也有高达87%超标排放;特别是设置在海洋保护区的排污口则全部超标排放。

2006年至2008年,国家海洋局连续三年对部分入海排污口特征污染物进行监测表明,入海排污口特征污染物的超标排放状况及邻近海域沉积物的污染状况呈逐年加剧之势。

据悉,目前,78%的排污口污水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其中,20%的排污口污水对海洋生物的综合毒性风险较高。污水综合生物毒性效应最为显著的排污口类型为工业排污口,主要分布于环渤海沿岸和浙江、福建海域。国家海洋局监测分析,部分污水处理厂所排放污水中污水综合毒性风险高,与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对此类污染物处理能力的不足有关。

逾八成海域生态系统不健康

“由于受日益严重的陆源污染影响,我国近岸海域大部分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李海清说。

据介绍,滩涂围垦、各类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陆源排污、资源过度开发、外来物种入侵等,已成为破坏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罪魁祸首。

监测报告表明,去年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基本稳定,但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监测的18个生态监控区中,约83%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特别是锦州湾、莱州湾、杭州湾,以及珠江口海域生态系统呈现不健康状态。如围填海导致锦州湾栖息地面积大幅缩减,生物资源明显减少。各类海洋海岸工程建设和陆源排污,使杭州湾生态系统呈不健康状态,渔业生物资源衰退。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