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科研创新破解世界深水清淤难题

时间:2009-03-18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



而且,受水库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管理人员素质低等制约以及重建设、轻管理思想的影响,我国水库维修管理长期不足,管理水平低。由于缺乏资金,管理单位难以完成必要的维修加固工作,或高限额设计,应急处理,致使水库的管理设施非常落后。

深水清淤技术的短板

“之所以这种思想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地方官员需要政绩,建设水库是显而易见,而在水库清淤上,则是一个长远工程。”方学田从根本上接着阐述上述问题的原因。

而目前国内清淤水平以及机械设备如何?江苏省江阴市水利机械施工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小乐告诉记者,水库的防淤、减淤措施有多种,如上游拦蓄、优化设计、蓄清排浑、机械清淤等。而目前,机械清淤对于已建成水库是一种较好的减淤手段。

方学田同样认为,目前国内机械清淤水平基本上在30—50米左右,而对于50米以下甚至更深,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而且,国内多种多样不同流域不同类型的水库中不同的淤积物,对清淤机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刘小乐表示,这主要表现在:作业水深、清除杂物能力等方面。如三峡蓄水高程达到175m后,其坝前水深超过100m,建于40年代的小丰满水库,坝前水深68m,淤积物种类多,厚度达20m。

为解决库区淤积问题,国内部分水库利用机械进行了清淤,主要机械有绞吸式挖泥船、抓斗式挖泥船、气力泵和水力吸泥装置等。不同清淤机械的作业水深、清除杂物能力各不相同。

刘小乐表示,理论上讲,在满足作业水深的前提下,各类挖泥船均可应用于库区清淤。然而,国内的挖泥船作业水深在20m以上的数量较少,且大多属于交通系统,主要用于沿海港口、航道的清淤及陆域吹填,同时由于这些船舶船型大,吃水深,受航道、水深、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一般难以进入水库库区作业。同时,对于挖深超过50m的清淤作业上述挖泥船则无能为力。

要找出一种适用于所有水库清淤的设备是困难的,因此,要进行清淤就必须逐一对清淤水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刘小乐告诉记者,尽管如此,对大多数水库来说,采用新型气动式深水疏浚系统仍不失为一个最佳选择。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所副总工程师郭琦贵,十分赞同并认可江苏省江阴市水利机械施工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气动式深水疏浚系统SSYA600气动式深水清淤机。

他认为,该系统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经在三峡库区数月的运用实践,该设备为一种颇为有效的清淤设备。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改进达到更大的作业水深(200m)和清除更大尺寸(1000mm)淤积物的能力。

根据多年在水利部门工作的经验,方学田统计认为,仅黄河流域,根据百年以来的数据显示,黄河每年平均来沙16亿吨左右,大约有4亿吨沉积在黄河。考虑到汛期等因素,这样推算下来,仅黄河流域每年大约需要200条清淤船,需求量很大。

“此前国家做了一期‘百船工程’,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船舶,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推行了一期。”方学田说。目前来看,国内清淤技术还是停留在浅水领域,但是,深水清淤还是弱项,没有很好的办法。

“此前三门峡之所以没有处理好淤积的问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没有深水清淤这方面的技术。”方学田认为。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共10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科研创新破解世界深水清淤难题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