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科研创新破解世界深水清淤难题

时间:2009-03-18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

弥补市场空白解决深水清淤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雄金的努力没有白费。

张雄金边试验,边刻苦钻研、与同事探讨,经过无数次努力,2007年初,终于试验成功。2007年11月8日正式开始生产性投运。

“刚开始,许多职工反映情况,毕竟这么多钱投进去,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张雄金告诉记者,他对职工经常说,你们不要担心损失,研制成功,你们就是第一代深水清淤的专家,搞科研花钱不要心疼!

“当时之所以这么有魄力,就是认为清淤市场一定是有前景的,必须要创新,这样企业才会有市场,才能持续发展。“我让员工去重庆试验的现场看,这个设备到底好不好。许多员工在现场看到,一般挖泥船不能做的事情,而我们的设备都做到了,许多员工就服气了。”张雄金说,试验成功后,职工特地把100多米深水清淤出来的几十斤重的石块从重庆背回来留作纪念。

2008年8月25日,由江苏省水利厅联合组织科技部、水利部等有关部门权威专家,对江阴市水利机械施工工程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SSYA600型气动式深水清淤机,在重庆三峡库区进行现场检测鉴定。

国家水利部机械局原总工程师方学田评价认为,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国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位跟踪了江阴市水利机械施工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雄金清淤技术研究11年的技术权威在鉴定会上说:“跟踪这么多年,在网上搜索不知多少次,至今还未发现世界上另有如此高水平的技术。”

由于该技术独创科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项目技术已于2007年6月6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620074192.1)。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此项技术解决了困扰已久的包括三峡葛洲坝在内的湖泊、水库、江河、海港中沉积的砾石、杂物及垃圾等以往无法清除的难题。

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处长袁小勇告诉记者,目前这个技术在国内还是“先例”,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有了这项技术以后,可以说解决了很多水利上过去没法解决的事情,比如三门峡在当时的技术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仓促上马,造成现在整个三门峡的泥沙淤积。这项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袁小勇说。

张雄金告诉记者,其实,在他的心底,他很感激水利部门各级领导、各协作单位和全体员工对他的支持。

张雄金也因为拥有众多专利、部委省市多项科研成果被职称办特批为工程师。

上一页 页码:[<< 1 ...6 7 8 9 10 >>] 下一页 共10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科研创新破解世界深水清淤难题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