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科研创新破解世界深水清淤难题

时间:2009-03-18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

“创新需要资金、政策的支持”

“如果有充裕的研发资金,不会是这个样子,时间会大大缩短。”回首过去10多年的研究历程,张雄金这样总结。

全国42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只有10%获得过银行贷款,5%获得过政府资金补助,平均不到1%。中小企业缺少资金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像张雄金这样一家小企业,却10多年将企业盈利的部分全部投入到创新之中实属罕见。

张雄金告诉记者,民营企业公司在实际工作中就是缺少资金。“从接触这个技术到现在这几年,2007年以前的收入基本上全部投入到科研中。我记得2007年最困难的时候,是在10月份,当时就差100万元,如不投,则前功尽弃,要继续投,一是手头没钱,二是员工有想法,三是家人、朋友不理解,实在快坚持不住了,放弃的心都有了。”张雄金说。

目前公司将抽取出来的沙石经过处理后作为建筑材料,以每吨7.3元对外销售,依靠获得的收益维持深水清淤技术的进一步研发。

根据张雄金计算,2008年,公司共清淤70万吨泥沙。对于今年的计划,2009年规模会更大、清淤范围更广。

投入1500多万元资金研发出来的设备,单单靠卖沙的钱来支撑是远远不够的。

“仅仅以卖沙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他要赚钱养这个设备来考虑是不明智的。从国家层次考虑,就不单单说抽一吨沙7.3元这个利益算,而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解决重点水库淤积问题。如果从这个方面,包括国家发改委等各部委给这个民营企业一定的支持,有一定的能力多建几条船,分布在长江上游的航道上,大量源源不断的底下的滚石层涌向三峡坝前的这个隐患最起码得到缓解。”袁小勇说。

由于我国河流泥沙含量较高、输沙量大,水库淤积问题异常严重。而气动式深水疏浚系统的研制、投产成功填补了国内库区深水清淤设备市场的空白,对于库区特别是坝前深水淤积物的清除具有较好的效果。

袁小勇认为,如果从国家战略方面上给这个企业一定的支持,从这个设备在大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情况下进行了自己的改革创新,形成目前的规模,是具有非常深远的发展意义。

“自动化标准化是发展方向”

根据水利部门检测报告,张雄金公司自主研制并制造的“新型气动式深水疏浚系统”,克服了传统机械式、绞吸式挖泥船作业水深不大(≯50m),气力泵清除物料粒径细小(≯60mm)等缺点,具有作业水深大(≤120m)、清除杂物广(径向尺寸≤600mm)、能耗低、可运输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海河等各大流域的超大型、大中型水库库区的泥沙、砾卵石、块石等各种淤积物的清除。

但是,即便是这么先进的设备也有他的缺陷。刘小乐告诉记者:“目前这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有点欠缺,一是深水清淤作业时,水下泥水界面的现状显示、探查、定位;二是水下及水面设备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报警等有待采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问题。”

对于公司未来如何发展,张雄金告诉记者,公司要进一步创新,因为各地水库的淤积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是泥沙,有的是石头、砾石、杂物等,要因地制宜,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不断更新完善规划设计,降低劳动强度。“设备的系列化、自动化、标准化是深水清淤机械的发展方向。”

然而问题还是缺少资金,而这又如何解决?张雄金告诉记者,在资本操作上有三个途径可以选择:一是通过企业内部的体制改革来融资,在项目完成后,公司通过增资扩股等形式,为项目和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争取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包括创新基金、推广基金等形式;三是寻找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外部融资的形式。

至于最终选择哪种方式,张雄金还没有最终定论。不过“以创新促发展,以科技创效益”为发展理念的江阴市水利机械施工工程有限公司定会有更具创新力的产品呈现在世人面前。

“‘气泡减淤技术’和‘潜水式清淤机’已列入公司下一步的研发计划,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就会看到。”张雄金说。

上一页 页码:[<< 1 ...7 8 9 10 ] 下一页 共10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科研创新破解世界深水清淤难题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