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我国多城市陆续酝酿上调水价

时间:2009-04-20 来源:财经网 作者:刘京京

水资源紧缺、成本提升,价格却长期被限定在较低水平,甚至导致自来水行业出现了价格倒挂。中信证券分析员杨治山近日撰写的一份报告分析:2007年后,迫于CPI压力凸显,上一轮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的增长基本结束。但同期电价、原材料、人工等费用的提高,使得整个供水行业的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供水企业再入困境。该报告指出,2008年全国1777家规模以上水务企业合计实现收入770亿元,利润总额为8.50亿元,税后利润率仅为1.1%,亏损企业数为754家,亏损比例高达42.4%。

河南省城镇供水协会对该省18个省辖市的调查显示,2008年上半年,供水企业亏损面达到89%,亏损额超过1.30亿元。“管理好的企业不能提价,获得合理的利润;管理不好的企业也得不到‘惩罚’。” 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认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也是北京等受益城市水价提高的推动力。目前,北京的自来水中有一部分来自河北,根据南水北调工程的安排,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长江水”将进京,以每年10亿立方米的水量供应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考虑到中线工程和北京的配套工程,粗略估算北京水价应在每立方米10元左右。然而,北京目前的综合水价是每立方米5.03元,居民水价为每立方米3.70元。

水价形成机制亟待完善

然而,水价的调整尚面临着颇多不确定因素。

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水价变化与物价、民众的承受能力密切相关,在政府对低收入人群的保护机制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水价调整尤其敏感。2008年坊间曾一度传说政府有意调整水价,但考虑通胀因素,发改委等主管部门迟迟没有表态。

正是考虑到百姓的承受能力,南京市决定,在水价调整后,自来水总公司和各自备水厂将负责对民政低保对象和特困企业特困职工,采取先收后补的办法,年内每户一次性补贴30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居民生活用水的调价应控制幅度,工业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的用水则应大幅提升。

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还表示,中国当前水价的形成机制还不健全,政府的成本监控缺位,再加上国有水厂政企不分、管理不善、成本核算不清,使得水价的调整缺少充足的依据。

要解决以上难题,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成本监控,另一方面则应改革水务行业,实现国有企业的政事分开,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还应改革水价的形成机制,落实好相应的补贴政策,保证水厂的“保本微利”。

“否则,即使是会管理的人,也难以管理好水厂。”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