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行业综述 >> 

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

时间:2009-06-10 来源:环境保护部 作者:

200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环保系统成功夺取了特大自然灾害环境应急工作的重大胜利,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任务,在污染减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污染防治、环保基础能力提升、环境经济政策、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为新时期的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多次强调,要毫不松懈地加强污染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组建环境保护部,强化了统筹协调、宏观调控、监督执法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环评制度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调整改进环评工作,完善审批机制,简化审批程序,认真兑现七项承诺,对符合环保准入条件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把关。2008年,环境保护部共否决或暂缓审批了156个“两高一资”项目,批复的579个项目通过落实减排措施,每年能够削减二氧化硫46.86万吨、化学需氧量3.84万吨。

三是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149万吨/日,新增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9712万千瓦,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4.42%和5.95%,比2005年分别下降6.61%和8.95%,首次实现了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是圆满完成特大自然灾害环境应急处置和北京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任务。积极开展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的环境应急工作,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和群众饮水安全。与北京市及周边五省(区、市)通力合作,全面落实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成功兑现“绿色奥运”庄严承诺,圆满完成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任务。

五是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淮河、海河等七项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组织开展了太湖、巢湖、三峡库区生态安全评价,全面启动了生态安全监测工作,为深化湖泊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组织开展了全国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调查,检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5万个,督促4600多个保护区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维护了群众的饮水安全。

六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启动。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了“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重要政策措施。中央财政首次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安排5亿元支持700个村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带动各地投资近10亿元,受益农民达400余万。

七是环境执法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大。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进行了环境安全隐患百日专项督查,组织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专项检查。不断加大后督察力度,重点督察了2005年以来全国各级挂牌督办的16000多件案件以及2007年整治的8000多家造纸企业,关闭621家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排污总量指标的造纸企业,进一步巩固了整治成效。

加强运行核电厂安全日常审评和监督工作,强化在建核电厂和拟建核电厂项目监管与审评,进一步加强放射源管理,确保了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八是环境法制、政策、科技、宣教和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首次发布了《声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工业企业、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积极探索实施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税收、绿色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宣传教育工作丰富多彩,国际环境合作更加务实。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