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绿色和平组织对中国第二大水系进行了一次评估,结果发人深省。该研究报告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整个黄河可能被毁。”其中还说。“黄河生命的源头——黄河流域正在消亡;而黄河源区的补给正在逐渐消退,甚至枯竭。”
撰写报告的诸位作者将黄河环境恶化归咎于全球变暖,指出温度上升的同时降雨量又大大减少。此外,冰川消融正在破环黄河源区的水循环。降雨量减少意味着当地维系着最为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的湖泊和湿地正在迅速萎缩。伴随着温度的上升,蒸发现象及其速度愈演愈烈,湖泊中的水越来越少。从1986年至2000年,当地湖泊总面积下降了5.3%,其中一个地区曾经有4077个湖泊,如今只剩下1077个。在过去的15年中,黄河流域的支流萎缩了9%,而沼泽和湿地也减少了13.4%。而且已经影响了黄河中下游的水资源,足见其破坏性的深远。据新华社去年的一份报道说,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已严重遭到污染,既不能作为安全的饮用水,也不能作为渔业水域和游泳区用水。
“渐渐逼近”的危机
中国其他河流湖泊也纷纷面临同样的危机。水资源分布不均让问题雪上加霜。中国北部仅拥有全国6%的水资源,却养育着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中国政府着眼水量充沛的南方,找到了解决水危机的答案。雄心勃勃的南水北调工程一期将于2050年完工,总投资金额预计616.5亿美元。然而,有些专家却对南水北调的效果将信将疑。“能够调用的水资源不过是沧海一粟,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马骏说。况且,中国北部常见的干旱如今在南方已不罕见,越来越普遍。
有些分析家指出中国的水价过低
中国人均水费支出比水资源充足的国家低70-80%,也就是说,水价并没有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根据蒂娜•巴特勒(TinaButler)一份题为“迫在眉睫的中国水危机”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水价普遍低于实际成本,低幅达到40%。以中国水价最高的北京为例,这些年北京水费一直保持在每吨3.7元(0.46美元)左右,仅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远远低于世界银行针对发展中国家定出的5%。
如此之低的水价不利于激励用水者(市民、工厂或农民)节约用水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中国每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水资源数量比发达国家高出7至15倍。中国水资源的65%被农业消耗,但其中55-60%都会浪费掉,因此减少农业用水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然而,由于担心提高水价会引起市民的抱怨,因此政府不愿在水价上轻举妄动。虽然水价有略微上涨,但比起快速增长的收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仍难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中国的水危机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蒂娜•巴特勒的报告还指出,水量不足导致中国几大河流的减流或断流现象已经迫使一些水力发电厂能源大幅减产,无法满足必须用电。报告表示,中国许多熔炼厂、造纸厂以及石油化工厂“已经无法得到生产所需的大量用水。”巴特勒女士引用一些专家的话说,中国六个行业都存在缺水问题,包括电力、钢铁、石油生产和提炼、化工、造纸以及纺织印染。
一些专家称,中国每年单是治理黄河污染的花费就高达13.9亿至18.9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每年清理河道或治疗饮水中毒的百姓而产生的公共卫生开支。黄河流域的很多农田都采用污染水源灌溉,为此付出的健康代价每年高达3.3亿美元。将这些数字乘以中国河流湖泊的数量,数额之大,令人咋舌。
如今人们越来越担心水资源短缺及其他问题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安,尤其是在那些为了保证关键城市地区的利益而不得不牺牲自己民生用水的地区。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曾经发生过几次针对水资源问题的示威游行。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