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纯净水相互矛盾的地方应加以修改。例如氯化物可以等于6,电导率必然超过10μS/cm,而标准要求电导率为10,企业不知道以哪种项目为准。
6、作为国家饮用纯净水水标准,应该参考国际及国外先进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为依据,而不是单一以工业用水、医药用水及饮料水等标准作为依据。
7、标准首先要做到科学,尤其饮用水标准更直接和人体健康有关。因此国家标准制定应以专家群体为主,而不是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同时所选择的专家也应该体现在“专”字上,应该以从事饮水环境卫生专家为主体。
8、该以喝什么样的水为前提,再去确定和考虑工艺和设备,而不是颠倒过来,以设备为前提左右我们的标准制定。
同时,我希望纯净水企业在原有硬件及技术条件基础上,用少量资金对设备进行改造,尽可能保留水中有益成份,使产品达到“纯净”与“健康”的统一(关于纯净水技改,我另有文章论述,以防从一种误区走向另一种误区)。我想大多数企业家都是想给人民做些好事、有益健康的事。我们不应把这技改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更应看成是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实际上,目前国内不少纯净水厂家已经开始了技改及拓展新产品,如上海延中纯净水和获特满蒸馏水已经添加了矿化液,娃哈哈、乐百氏等其他纯净厂也开始生产矿泉水,这也是一种进步。希望在市场上看到众多纯净水厂更上健康水一层楼,让千家万户真正喝上“放心水”。
对市场上新出现的天然水、泉水等产品的科学含义及标准的指定也应该提上日程,以防止出现既纯净水后的新的市场混乱。
我们应当承认这个现实,在国际上人的饮用水主流是自来水,将来也是自来水。解决中国居民饮用水的根出路在于培育人的意识,加强水源的保护和污染根治,加强自来水水厂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改善输配管网系统,及时管理清洗中间水箱,减少根除自来水的二次污染,使居民从水龙头出来的水水质达到“合格水”、“优质水”,达到国际水质先进水平,达到人体健康需要标准。
我认为健康水要符合以下七点标准:
1.不含任何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尤其重视有机污染物)。
2.水的硬度适度,50—200mg/l(以碳酸钙计)为宜。
3.人体所需有矿物质含量及比例适中(主要考虑人群普遍缺乏的常量元素)
4.pH值要呈微碱性(7.0—8.0)。
5.水中溶解氧及二氧碳含量适度(水中深解氧≥6mg/l)。
6.水分子团小(Hz数值表示)。
7.水的营养生理功能(如水的溶解力、渗透力、扩散力、乳化力、洗净力等)要强。
今天这种饮水市场混乱,都是暂时的,将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实践的考验、讨论与争鸣,会逐渐把水搞明白,达到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