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认识的混乱,是纯净水之争产生的根源
现代人对水认识的倒退,饮水市场的误导及饮水科学研究某方面的遗憾是产生当前饮水认识的混乱及纯净水之争根源。
首先,古人是把水作为“整体”(溶液)看待,而现代人却把饮水孤立分为“溶质”和“溶剂”,前者强调水中的矿物质的作用,把水的功能单纯地归结为矿物质的作用,只认为水中矿物质种类越多越好,含量越高越好(这是近来矿化水出现的背景)。而后者却过分强调水的溶剂的作用(纯H2O)。
许多人认为,饮水仅仅是为了解渴,而忽略了水的营养功能。饮水中包含营养及“保健”作用,饮水过程中蕴涵着很深的生命科学。食以饮为先。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把水列为各篇之首。可见他对水的“保健”、“疗效”的作用的重视。古人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而现代人逐渐忽略和淡忘了水本身对健康人及病人应具有的保健、疗效作用。
此外,因为我们对饮用水的认识少、研究少,在饮用水研究领域中还有很多“盲区”。许多问题尚不清楚,也是引起当前饮水认知的混乱及纯净水的之争的一个原因。
多年以来只注意生物体外水的研究,而忽略生物体内水的研究。以人体为研究的主体,可以把水分为体外(自然界水)水与体内水。目前对水研究都集中在体外水的领域之中,例如水资源、水利、水文、水工程技术、水环境保护等,而对体内水分布、运动、结构、功能,特别是从细胞水平、分子生物学水平来认识水、研究水更是存在许多盲区和空白。
水不但起体内物质输送与媒体作用,而且直接参与生物大分子结构,水与生物大分子共同完成了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信息代谢。水与衰老、寿命、免疫、代谢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对人体内存在的70%的水物质研究审少。
为什么纯净水一出现就受到市场的欢迎
纯净水起源于国外,发展(指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在国内。为什么纯净水在国内短短几年内发展这么快,市场能接受?这里除了商业因素外,由的更多是人们对于“干净水”的期盼;从媒体上不断涌现出的“松花江水在污染”、“珠江水在污染”“太湖水在污染”、“某沿海城市512个水源中300个受到污染”等种种消息。到假冒伪劣矿泉水大量充斥市场,使人们对水的“健康”和“安全”性不断提出疑问,加之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形成了对“好水”、“优质水”、“干净水”的需求。纯净水正是因为从工艺、技术、系列净水设备等方面对受污染的水和自来水进行深加工,把水中的重金属、三卤甲烷、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微生物等有害、有毒、有异味物大部分去掉,消除这些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和潜在危害,消除了消费者对饮用水污染的恐慌,满足消费者对“干净水”的需要,从而很快产生了较大的“市场效应”。
为什么今天又对纯净水产生疑问
纯净水刚刚问世,正走向兴旺时期,为什么今天不少人对纯净水是否是“放心水”、“健康水”、“优质水”又提出疑问。
纯净水从饮料水转为饮用水是主要原因之一。
纯净水刚刚出现于市场还是“饮料”的概念,以后随着大桶水(
我们一定要分清“饮料水”和“饮用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饮料水在销售网点为被动销售,消费者主要满足临时解渴,不是每天的必需品。而饮用水是民用必需品,偏重于公益性质,每天必须喝。作为饮用水联合国卫生组织有严格的含义,即人从出生到70岁,平均每天饮用1~3kg不会出任何问题。用这样远离自然属性,并经科技加工出来的纯而又纯的非自然状态的纯净水天天喝,长期喝会不会出现毛病,人们不由对纯净水产生疑问。此外,纯净水生产工艺特点违背节水的原则。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非常匮乏。在纯净水脱盐的过程中,需
科学认识纯净水
1、从流行病学来认识纯净水
流行病研究方法多从大自然环境中,用宏观统计学、综合方法和整体思维来研究问题、认识问题这种社会宏观调研方法再结合实验室中细致严密的析因方法去研究某一个问题,才会更全面、更科学。
许多国家(包括国内很多研究单位)及国际卫生组织,都曾先后报导世界“长寿村”、“无癌村”居住的长寿人群健康人员的共同特点,发现这些地区都常年饮用好水,而这些好水都具有相同的特点:
(1)
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2)
具有一定硬度和矿物质;
(3)
水分子团小;
(4)
水的PH值呈微碱性;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陕西、河南长期饮用含矿物质多的矿泉水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人群的期望寿命比附近生活条件接近但饮用矿物质较少的软水的对照人群高3岁,平均死亡年龄大5岁,男女小学生身高分别高出
在美国和加拿大对常年饮用软水(硬度在50以下)的人群调查,发现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比饮用硬水的人群高10.1%以上,在英国1969—1973年253个城镇的调查中发现,软水地区心血管死亡数比硬水地区高10-15%,报告中提出最理想的硬度大约是170mg/
l左右。因而加拿大最新(第五版)饮用水水质标准明文规定,软水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欧洲共同体饮用水水质标准中也规定水的硬度要保持60以上。可以说,在国外许多国家纯净水不能作为饮用水以成定论。
2、从医学动物实验研究报告来认识纯净水
探讨“饮水和健康”的关系,还是以专业人员做的严格生物学实验结果为最具有说服力。前苏联学者曾用小白鼠做过水硬度不同梯度的试验,试验梯度(mg/l)分别为0(蒸馏水)、50、100、250、500、1000的水,经喂养五个月的生长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效果比较差的为50以下及500以上组,说明水硬度过高或过低对动物生长发育及代谢均不好,其中7个试验组以蒸馏水组为最差,饲料消耗量、饲料中能量消耗量、尿中排出矿物质的数量(直接测定)均以蒸馏水组为最高。从这个实验说明,很多长期饮用纯净水身体具有发软的感觉,是和纯净水易造成体内矿物质及其它营养物质流失加快有关。
1996年北京IDM生物技术研究所进行了自然回归水、纯水净、自来水、矿泉水等系统的医学生物学实验,这是目前国内报导最早的不同饮用水水质对健康影响的系统生物学实验。实验均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生物医学方法要求,选用标准实验动物,具有重复等条件完成的。从生长发育、抗病及抗应激能力、降血脂功能及新陈代谢等各项生物学实验结果比较发现,多项实验中以纯净水组最差,回归水组为最好。例如回归水组比纯净水组在室内低温条件下存活率提高10%,血液指标中红细胞量(1012/L)提高9.7%,白细胞量(109/L)提高8.2%,血红蛋白量(G/L)提高4%等。在和华南农业大学园艺中心联合进行的植物生长发育和衰老实验,以及微生物抑菌实验、金鱼养殖等众多生物学实验,也取得了同样结论:纯净水组最差。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