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发生在我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SARS危机,给政府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重视危机管理,重视社会管理。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中说: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明显进步。但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存在“一头轻、一头重”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2003年非典疫情的蔓延,集中暴露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又强调: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要加快健全各种突发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水利部门应加强水危机管理、加强社会管理。
一、水问题和水危机
1.水问题
1991~2000年间,世界上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人口从1.47亿人增加到2.11亿人。同一时期,在2557次自然灾害中死亡的人数达到66.5万人,所有灾害中90%的灾害与水有关。在与水有关的自然灾害中,洪灾约占50%,与水有关的疾病占28%,干旱占11%。在所有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的人数中,洪灾占15%,干旱占42%。
当今世界各国估计有14亿人缺少安全的用水,30亿人缺乏卫生设施。每年大约有33亿例水引发的疾病并且导致了530万人死亡。根据预测,到2025年2/3的人类将面临清洁淡水的短缺。如果水资源危机得不到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将威胁人类的生存。
我国水问题也相当突出,洪涝灾害始终是我国的心腹大患。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有6年发生大水,2003年淮河又发生了大洪水,有的地方洪涝灾害年复一年,每年洪涝灾害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1998年的洪涝灾害,损失更加严重。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大江大河防洪工程的投入,重点堤防的工程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每年洪涝灾害损失仍很严重。
其次,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造成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长期缺水,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部分地区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下游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地面沉降、海水入侵、胡杨林枯死、草场退化、沙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三,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全国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已从1949年的20亿t增加到2003年的640亿t。河流水质污染严重,根据2003年水质监测评价资料,在全国1300条河流共11.9万km评价河长中,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仅占评价河长的60.3%。湖泊、水库等水质污染也非常严重。
2.水危机
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各种社会经济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生命损失。因此,这些水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水危机。要解决或缓解我国的水问题,必须加强水危机管理。
我国的水危机可分为:自然性危机和人为造成或引起的危机,又可分为可预测危机和不可预测危机。
自然性危机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灾,包括洪水灾害、干旱、泥石流等。人为产生或引起的危机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祸,包括水污染、水事纠纷等。从科学的意义上讲自然性危机是可预测的,但由于目前科学水平对许多问题还不能认识清楚,科技手段还相对落后,对灾害的预测还存在许多局限。对于人为产生或引起的危机,有些是可以预测的,如大江大河的污染状况,可以通过水量和水质结合分析加以预测,有些是无法预测的,如对突发性污染事件则无法预测。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