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匮乏、气候变暖、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和土地退化等资源环境问题日渐凸显。尤其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和新的挑战。
战略转型:在传统环境与发展模式走到尽头之际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日前发布的《2007年度政策报告》称:“从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等一系列迹象无不表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到环境与发展的战略转型期”。
“我自由自在地呼吸,那是满满一腔使我神清气爽的空气,与我在华盛顿特区街头呼吸到的截然不同。”
这是前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他的一篇《都市与田园》中的一句话。2007年12月10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和戈尔。这年初,戈尔参与制作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获得了奥斯卡奖,他本人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环保明星。
戈尔称,那广阔的天空、迎风的树木、柔软的青草、清冽的湖水,让他倍加珍惜和留恋。
2007年,戈尔的书和影像作品很快传到了中国,因为在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发现: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各地的环境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恶化,并且相互影响。
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匮乏、气候变暖、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和土地退化等资源环境问题日渐凸显。尤其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和新的挑战。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下称“国合会”)日前发布的《2007年度政策报告》称:“从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等一系列迹象无不表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到环境与发展的战略转型期。”
燃烧资源
留下污染
“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2007年年初的时候,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位领导说了这番话。
事实上,我国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特征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经济增长方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29年间(到2006年),我国GDP总量扩张了58倍,跃居世界第四位,年均增速9.78%。GDP从1978年的0.36万亿元增加到1.03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增长到第二个1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第三个1万亿元用了不到2年。此后,每年增加1万亿元,2003年后,每年增加2万亿元左右。
在这一增长过程中,工业始终是主导力量。国合会称:“我国走了一条赶超型或压缩型的工业化道路。”
从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美部分国家用了20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其工业化进程。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的工业化过程用了100年。在20世纪,韩国、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50年内,基本走入后工业化时代。按照中共十六大报告的战略部署,我国在2020年要基本完成工业化过程,即从目前的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如果从1978年进入工业快速发展时期算起,我国的工业化也将在50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即使从新中国成立算起,也不会超过70年。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