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水资源问题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仅影响、制约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将成为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将由此引起战争。
继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发出“水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以来,水资源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愈来愈严重,为此,1994年,在近80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的首次国际饮用水和环境会议上,UNEP主任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呼吁世界各国采取一致的行动,象解决臭氧层问题那样,认真解决非常现实的水资源危机。最近,受联合国粮农组织、环境署、开发计划署、科教文组织和世界银行资助的“世界水委员会”成立了“21世纪水世界委员会”,其主要工作就是指导制定21世纪水、生命和环境的长期构想,站在人类未来的高度,满足未来对水的需求和保证可持续用水。该委员会在1999年4月15—
16日,在上海召开了一次工作会议,探讨提出中国21世纪水的展望与构想的可能性,并准备在2001年“世界水日”在荷兰召开第二次世界水论坛与部长级会议,届时将提出该委员会对21世纪水的展望报告,提出世界21世纪水的行动建议。
中国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毫不夸张地说,21世纪水资源安全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21世纪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术界通常将我国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形象地概括为“水多、水少、水赃和水浑”。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有愈衍愈烈的趋势,同时出现许多新新情况,导致21世纪中国水资源问题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
2.1 水资源供需矛盾达到白帜化
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严重。在全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日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每年因缺水少产粮食700—
800亿kg。
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据预测,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
200~6
500亿m3,相应的总需水量将达7
300亿m3,供需缺口近1
000亿m3,203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10000亿m3,全国将缺水4
000~4
500亿m3,到2050年全国将缺水6
000~7
000亿m3。值得说明的是,在1949~1994的46年间,我国的供水量仅增加4
000亿m3,在此期间水资源开采利用较容易,难度较小,如果在今后30余年水资源供水量增加4
000~45
00亿m3(或者50多年增加6
000~7
000亿m3),完成这项任务非常艰巨。
由此可见,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面临非常严峻形势,如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没有大的突破,在管理上不能适应这种残酷的现实,水资源很难支持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水资源危机将成为所有资源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它将威胁中华民族的腾飞,前景十分令人担忧!
2.2 水质危机所导致的水资源危机大于水量的危机
水资源是量与质的高度统一,21世纪我国面临着水量的危机,同时水质危机更加严重,甚至因水质问题所导致的水资源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目前,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我国的水质污染非常严重。根据全国1998年对全国109700公里河流进行的评价,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只占29.4%(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33.0%,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20.3%,超Ⅴ类标准的占16.9%如果将Ⅲ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70.6%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2/3以上,可见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
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八五”期间水利部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了《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污染呈上升趋势。具体而言,根据北方五省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1
99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资料,在69个城市中,Ⅰ类水质的城市不存在,Ⅱ类水质的城市只有10个,只占14.5%,Ⅲ类水质城市有22个,占31.9%,Ⅳ、Ⅵ类水质的城市有37个,占评价城市总数的53.6%,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
进入21世纪,虽然随着我国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水质恶化的势头有所控制,但从总体上来判断,水质恶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从空间上,将由大陆向海洋,从城市到农村扩展,如果不采取有利的措施,一些城市、地区或流域甚至全国可能发生水质危机,可以说,水质危机危害远远超过水量危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