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市场调研 >> 

中法水务:4500万斩断与廉江10年恩怨

时间:2009-09-07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廖杰华

9月2日,在初步拟定以4500万元的价格把塘山水厂转让给广东廉江市政府后,外资水务巨头中法水务,终于下定决心“割肉”离开了,而这几乎只是中法水务8000万要价的一半。

这是一个迟来的妥协。10年前,中法水务与廉江当地政府一纸固定回报合约,让一个投资过亿的现代化水厂整整空置了10年。

这也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为了不至于造成本地自来水公司的巨额亏损甚至破产,廉江市政府头顶着“不诚信”和“破坏投资环境”的骂名抗争了10年;而中法水务在坚持了10年后,不得不“割肉”离去。为此,中法水务的亏损不少于4000万。

不过,最受罪的是廉江市民。近些年来,每到炎热的夏天,许多市民得等到晚上10点之后才有水洗澡,并且水中会时不时出现红虫和铁锈,而在廉江工业区里,许多工厂只好自己打井。

4500万“割肉”

“大原则上已经没有问题了,一些细节还需要向各自老板汇报后才能确定。”9月2日,在经历了近10年的纠缠和等待后,中法水务廉江塘山水厂一位人士称。

所说的“大原则”指的是有关塘山水厂4500万元的最终转让价格。

该人士称,中法水务已经草拟了协议,等廉江方面给出具体的反馈意见后即可确定。“剩下的是钱怎么付,人员如何培训,设备如何维护等等。”

这一点,也得到了廉江自来水公司总经理林雨的确认,“基本上谈妥了,价格是4500万。包括自来水公司以前欠中法水务的2000多万元和利息。”

4500万的价格出乎很多人意料。因为在此前的谈判中,中法水务的代表一直坚称,水厂的造价是8000万元。

这个价格也大大低于廉江市政府最近的一次评估。林雨告诉本报,在最近的评估中,水厂的造价最终被确定为5600万元。

对于如此低价,中法水务的负责人解释,一开始报价确实是8000万,老板最初的愿望是投多少钱,收回多少钱,但现在没办法,为了照顾廉江,政府一分钱没有,全靠银行贷款。

廉江当地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廉江当地确实比较重视水厂的问题。今年5、6月份,廉江市委、市政府专门开了二三次会在讨论水厂的事情。并在6月份与中法水务草签了意向书。

对于资金问题,林雨称,现在的设想分三步解决,一是向廉江农村信用社贷款,大概是4500万元。二是拍卖市政府旁边的老自来水厂的土地,大概能有2000万元-3000万元的收入。第三就是提高水价,把水价从现在的1.3元提高到1.8元,如此一来,每年能贡献1000多万元的收入。

林雨还告诉记者,对于具体的付款方式,廉江方面也有一个大致的设想,“第一次先给3500万,然后看水厂的运营状况,一年内再付另外的1000万”。

10年纠葛

其实,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合资项目命运本不该如此。

即将60岁的张秀两年前从一线退了下来。这位从1999年开始,就担任廉江市政府协调小组与中法水务谈判的首席代表,如今仍然十分关心合资水厂的命运。

在张秀的记忆里,10余年来,仅是谈判的地点就几经变换,珠海、湛江、廉江、广州都是当时谈判的备选之地。

时至今日,张秀对当时签订的一纸固定回报合约仍旧耿耿于怀。在张秀看来,合约很荒唐,签订合约的人很“弱智”。

张秀告诉记者,根据当时合约签订的条款,廉江市自来水公司向塘山水厂购买其生产出来的自来水,在塘山水厂投产的第一年每日购水量不得少于6万立方米;第二年每日购用水量不得少于6.5万立方米;第三年每日购用水量不得少于7万立方米;第四年起每日购水量不得少于8万立方米。而连江自来水公司的资料显示,廉江市2006年的供水量仅为2.6万立方米,而在1998年平均日供水量为2.06万立方米,2001年平均日供水量为2.1万立方米。很显然,合同约定的水量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