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目前全国仅有10%左右通过堆肥、制肥回用到土地,还有20%被填埋,极少量被焚烧或制成建材,约有70%%的污泥被随意外运,不仅占地还造成二次污染。业内人士指出,污泥无害化处置已成为社会、行业和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政策、管理、技术、市场需要共同面对的难点。
问题研讨此起彼伏
随着今年2月18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政策》)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的联合发布,我国污泥处置再次成为关注的新热点,专业人员对于污泥处置有关问题的探讨也纷纷进行。
《技术政策》发布后,对它的解读、阐述一直在持续,人们充分肯定该政策出台的意义。一些专家指出,该技术政策具有科学、超前、全面和适合国情等特点,所提出的原则和技术路线将有力地保证该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与水有关的一些大型研讨会上,污泥处置成为突出议题。在8月于哈尔滨举办的“第12届国际水协城市污泥可持续管理与技术国际会议”上,来自美国、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一同交流了各自处理处置污泥的经验和问题,并呼吁各国政府进一步重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同时因地制宜处置污泥,使污泥处理向多元化、无害化、资源化、污泥减量化等可持续管理方向发展。
相同的议题,在10月份举行的“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则成为会议主题。论坛由三家专业机构——中国水网、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联合主办,是一次贯穿污泥处理处置产业链上下游的专业性交流,也是污泥产业领域首次综合性聚会。会上业内人士和专家对污泥处理处置政策、市场与规划,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与工艺,工程实践与装备等方面各抒己见,深入交流,探寻污泥难题解决方案。在上海的这次论坛上,还发表了《污泥产业促进联盟倡议书》,倡议多方真诚合作,“集成各环节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中国污泥产业健康发展”。
污泥处置问题还成为10月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的关注点之一,显示出污泥处置在节能环保产业中的重要程度在加强。
业内人士指出,2009年前人们对污泥处置的探讨并不少,但多是将其作为污水处理下的问题之一,而今年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人们更热衷于探讨污泥处置的产业发展问题,污泥处置正在成为一个被独立关注的对象。
“污泥”项目方兴未艾
人们关注污泥处置,既是因为污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需要正视,同时也是因为污泥处置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近年来,各级政府出于发展本地经济、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有关污泥处置的项目纷纷立项、上马或建成。
今年10月,经过一年建设,国内首条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国际领先的依托水泥窑干化及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泥生产线“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生产线”在金隅北京新北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取得成功并开始常规运行,标志着“北京市每年87万吨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正式启动。
据报道,今年各地上马建成的污泥处置项目甚多。如浙江海宁8月份投入运行的“污泥干化掺烧”项目;浙江萧山的采用制砖、脱水、焚烧三种技术处置污泥项目,共投入资金达1.05亿元,每天处理800吨污泥;河北秦皇岛日处理200吨的城市污泥生物堆肥项目投产;湖北襄樊首家污泥处理厂已经开建,预计日处理污泥200吨,采用全封闭污泥干化技术,污泥含水率将从80%%干化至40%%;还有地方采用污泥发电,如华电滕州新源电厂镶嵌式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发电系统日前投入运营,山东胶南易通热电公司综合利用污泥、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项目近日建成并投产运营。江苏常州建成了安耐得、江苏福昌危废焚烧处置及裕和金属电镀污泥回收利用等项目。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