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市场调研 >> 

国内外水回收再利用研究发展现况

时间:2007-02-06 来源: 作者:

(2)电聚浮除法(EnvironmentalProtectionNavigator,EPN),是利用电化学、流体力学及电子学等,相关技术结合而成的处理技术。电聚浮除法可强化电荷凝聚之特性,使杂质在水中产生自凝作用,同时杂质粒径又能成长形成胶羽,再予以去除。以电聚浮除法结合加氯消毒或是离子交换,处理啤酒工业之二级出流水,依处理程序之不同,回收水可做为河川补注、厕所冲洗水或是景观用水之用(李俊德等人,2000)。

    (3)电化学混凝系利用直流电的供应,由牺牲性阳极(通常为铁或铝电极)释出铁离子或铝离子,取代传统之铁盐或铝盐混凝剂,产生混凝效果,可有效去除水中不稳定之胶体颗粒(Chenetal.,2002;Larueetal.,2003),且所需之机械搅拌动力,可被电解过程中解离及分散效果所取代。此外,在电解过程中,静电磁场所产生之消毒效果,为此一程序另一项优点。李俊德等人(2003)则认为半导体化学研磨废水经电化学混凝程序处理,可作为循环冷却用水,若再经加氯、臭氧或UV消毒可回收做为景观用水或厕所冲洗水,甚至回收进入超纯水制程。此处理方法可节省大量混凝剂、运送及贮存之成本,且操作与维护简单,适用于小型社区,与传统胶凝程序比较,可减少潜在操作成本超过40-45%,并能降低卤化有机物先驱物,减少中重金属浓度及消毒用氯量,以达到加强环境保护目的。

    (4)冻结分离法,利用溶液冻结时,纯水比杂质先凝固析出之原理,将废水冷冻成较纯净的冰与最终含水率低的污泥饼,达到分离杂质之目的(JensenandMullin,2003)。分离后的回收水(冰)可供低温制程或空调系统之冷却能再利用,亦可视回收量与处理水质,供制程用水使用(谢文德,2003)。传统的废水处理程序所产生之大量污泥,若以传统的污泥处理方式,仅能将其自由水移出,无法移出污泥胶羽中的间隙水、表面水及结合水,因而保有85%的含水率,且体积过大,处置不易。将冻结分离技术应用在污泥处理,可破坏污泥胶羽结构,让其内部的自由水、间隙水、表面水及结合水被移出,使最后的污泥量降至最低(减量),获得较佳之结果。

    3.模式评估

    模式之建立,除了作为系统可行性之评估外,亦可用以分析所选择之处理单元适用性。Rosarioetal.,2003)依用水需求建立数学模式,藉由输入用水水价、处理成本以及处理水放流之负担成本,评估以人工湿地处理都市及食品工业废水之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以人工湿地作为处理手段,在水回收再利用之应用上,具有相当之潜力。CornelandWeber2004)利用模式仿真都市污水处理场活性污泥单元,评估出流水作为灌溉用水之可能性。研究指出,作为灌溉用水之出流水质可容许少量之营养盐存在。都市污水之二级处理出流水,经加氯消毒单元后可做为河川补注之用,Funamizuetal.,2004)针对补注水所残存的余氯,以数学模式探讨放流水中余氯与河川中有机物之反应行为,对水体中生态的影响。JuanicóandMilstein2004)以好氧/厌氧生物程序处理都市污水,BOD去除率约为75-80%,且产生污泥量少,处理水可应用于灌溉。以此程序结合之概念,可以活性污泥法或滴滤床取代好氧池;以厌氧污泥床取代厌氧槽,同时结合湿地设施去除水中所含藻类。此组合程序可同时分解BOD及难分解物质,较一般活性污泥法省能源,土地利用面积亦少于需长期操作之氧化渠。

    传统废水处理程序,仅能使废水水质达到放流水标准,而无法被再利用于制程或其它用用途。为达水回收再利用之目的,依所处理的对象、目的不同,以现有技术为基础,利用模式评估各单元程序之最适组合,使处理水质达到需求,为水回收再利用之研究重点。此外,为突破现有技术之应用瓶颈,各新兴技术亦被研发引用,以作为水回收再利用之处理。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国内外水回收再利用研究发展现况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