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
实事求是地说,上述一些论点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从总体上来看,如果中国在水资源利用上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想方设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埃德·廷伯莱克的预言将成为现实。我赞同“中国将引领循环用水浪潮”的判断,巨大的需水需求和有限的淡水供应,必然引发中国用水的革命,中国用水革命将成为世界用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迫在眉睫的现实所要求。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是我们水资源利用追求的目标。从宏观的经济角度来看,降低单位GDP水耗是中国水资源持续利用关键。
我国已经制订了未来15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到2010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降低6%以上;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从173立方米降到115立方米以下;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初步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力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零增长,在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说句实话,实现这个目标任务是很艰巨,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
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需要从政治、经济、法律、科技、行政等诸多手段多方面进行综合突破。作者认为,在目前我国体制情况下,将单位GDP水耗量作为衡量政府官员政绩标准之一,能极利地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可行的。
单位GDP水耗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水消耗与产品的市场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不仅强调水生产的产品,同时也必须考虑市场的因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单位水量的GDP数值。为此,做必要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必然的,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为水耗小、价值高的模式成为重要的目标,也是中国整体提升国民经济结构质量、以最少的水资源支撑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应该注意的是,与将单位GDP能耗作为考核政府政绩相比,单位GDP水耗作为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更为复杂,将GDP水耗作为衡量政府官员政绩时必须考虑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我国农业用水占整个用水量的70%左右,但只创造了GDP的15
%,农业用水效率同其同工业相比较低。一些政府官员为了出政绩,达到考核指标,可能采取采取挤占农业用水用于其他高附加值的行业,威胁粮食安全和侵犯农民利益,在制定政策时,必须给予充分考虑这种情况,从更广的思维上来考虑问题,仅仅从GDP上来考虑是不行的。农业用水维系粮食安全,提供了大量的农民就业,安置了大量的农民,同时兼有其他的功能,如观光、文化保护、生态等多种功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制订比较详细的分行业的用水定额是必须的,如行业单位GDP水耗标准,并尽可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降低单位GDP水耗是中国水资源利用关键,是促进水资源支撑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所急需,我们必须为之努力。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