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投资指南 >> 

污水处理亟待解决资金贫血

时间:2007-07-16 来源: 作者:

按照国务院不久前发出的《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十五期间,所有的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到2005年,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得低于60%。要达到这一目标,总投资高达2000亿至3000亿元——

近几年,环保产业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吸引着资本的视线。预计到2005年,中国环保产业将在现有基础上以不低于12%的速度增长,环保产业市场总额将达到4700亿元,约占当年GDP3.7%。到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要不低于60%,为此,在现有452座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还要再建1000多座。

然而,污水厂的建设和运营都需巨额资金,资金是追求回报的。因此,有人担心资金缺口无法解决。但业内行家却乐观地认为,污水处理市场化商机无限。

现状: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污水处理历来是一个耗资的行业,资金贫血一直是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年排放量约300多亿吨,处理率不到1/4,其中二级处理率仅为10%左右。按照国务院不久前发出的《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十五期间,所有的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到2005年,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得低于60%,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不得低于70%。要达到这一目标,我国还要新建10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投资高达2000亿至3000亿元,这还不包括每年上百亿元的运行费用。按老思路,这将造成新的资金黑洞

据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环境保护相关产业从业单位18144个;收入总额达到1689.9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9%,约为同期国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1.6倍。

业内人士具体分析说,环保产业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新科技的应用和体制创新。以城市污水治理行业为例: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各类已在工业废水治理中得到普遍应用且适合于城市污水处理的治理技术在城市污水治理建设中得到了应用,从事城市污水处理的企业也开始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采取相适应的污水处理技术;一些环保产业骨干企业都在探索企业的体制改革之路,纷纷进行重组改制,建立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企业集团。许多企业走向联合,通过资本运作把企业做大、做强,朝着环保产业航母和联合舰队的方向发展,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困境:投资运营体制制约发展

许多行家和专家认为,现有的投资运营体制严重制约了污水治理产业的发展。污水处理要摆脱目前的困境,亟需尽快破除产业化门槛走市场化道路。要加快我国污水处理的市场化进程,需要转变老观念,允许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污水处理工程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走市场化道路。

有关专家估算,按规划,到200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将由九五期间的36.5%提高到45%,新增污水处理厂年运行费将达到70亿元;若30%的污水厂运营管理进入市场,将带来20~30亿元的市场份额。另外,2005年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将在2002年的基础上再削减200万吨,相当于每年新增运营维护处理费30~35亿元;到2005年,工业污水年处理运营维护费将达到160亿元,若按10~15%进入市场,估计工业废水处理运行管理将有15亿~25亿元的新增市场份额;还有未来10年,仅国家几个重大工程配套的污水处理厂,投资就达1460亿元。可以说,从市场前景看,污水处理行业是十五期间真正的香饽饽

但同时也存在环保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据介绍,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促进环保产业市场化、产业化的扶植政策不力;环保产业规模经济水平比较低等很多制约因素。相对进口产品来说,目前国产的环保产品普遍存在着结构设计水平低、质量标准不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差、外观粗糙等问题。因此,专家将环保市场的兴奋点锁在价格竞争优势等方面。

前景:社会化运营模式化解难题

为了解决污水处理行业存在的问题,我国不少城市开始探索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陆续放开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市场。去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建设部、环保总局还向各地下发了《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鼓励海内外资本投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近年来,BOT、托管运营、供排水一体化等试验在各地开花结果。北京金源环保公司就是我国较早尝试污水处理市场运营管理的榜样企业之一。BOT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项目融资模式,其含义是建设运营移交,政府通过出让建设项目一定期限的经营权、收益权,来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而项目的投资者在规定的经营期限结束后,将该项目的产权和经营权无偿地移交给当地政府。我国环保运营的市场化运作刚刚起步,这是个好的开头,但污水处理产业化步伐目前还比较缓慢,主要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滞后,还习惯于过去的政府投资、建水厂单位自己管理,拒绝外资和民营企业承接。污水处理厂也好,垃圾处理场也好,投资往往都十分庞大,动辄几千万到数亿元人民币,资金问题往往成了拦路虎。有关专家说要想吸引投资,走市场化道路,就必须给投资者以回报,如果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没有经济效益,投资者就会退避三舍。实践已经证明,环保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管理,只要有了市场化的新思路,就会展现健康发展的光明前景。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污水处理亟待解决资金贫血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