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前景看好的水处理行业,由于技术门槛较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已经卷入价格战的漩涡,业内人士表示利润率能做到10%已经很难得,包括威立雅在内的外资巨头都很难在水处理市场“一家独大”。
在出席“第二届中国苏州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展览会”时,上海水资源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梁忠平介绍了一组数字,上海苏州河综合整治前后三期工程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而另一项上海市郊的“万河整治行动”累计投入资金也超过60亿元。
上海污水处理能力在逐年提高的同时,与实际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缺口。《2007年上海水资源公报》透露:2007年上海市城镇污水总量为22.5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折合日均城镇污水量为616.98万立方米。2007年上海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为451.
市场嗅觉一向灵敏的温州资本对水处理在内的节能环保行业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兴趣。上海市工商联温州商会副会长邱学凡说:“温州商会已经连续两年组织温州企业参与、参观包括水处理项目在内的节能环保展会,发掘其中可能隐藏的市场机会,但是水处理业当前的盈利水平还不理想。”
受水处理市场前景的吸引,国内出现了大量的中小型水处理企业。苏州高科净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长治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仅在苏州一地,水处理企业数量大约在100家以上。而另一位业内人士估计全国水处理企业总数在1万家左右。杨长治说在苏州市场,规模超过1亿的水处理企业很少很少,一般都是1000万以内的中小型企业,瞄准的多是只有几十万或者100万~200万的水处理项目。
为数众多水处理企业的出现,使价格战愈演愈烈,利润率水平下降明显。杨长治说,现在水处理行业是一个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一个项目做下来,净利润如果能够做到10%已经是相当好了,同样的项目,如果换规模大一点的企业,利润率可能还达不到10%。北京联合大学教授、上海昱真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雅珍表示:“为了吸引客户,有时候有些项目还是亏本做的。一般情况下,水处理业务正常的利润率应该在30%左右。”
水处理技术的日渐成熟,技术门槛降低是水处理中小企业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之一。杨长治介绍,上世纪80年代逆渗透等水处理技术被引进到国内,到了90年代中后期,逆渗透技术逐渐成熟,国内企业大量采用。水处理设备,特别是纯水制备设备,技术含量不是特别高,需要的零部件、组件等实现了标准化,为水处理企业大量上马提供了条件。在要求不高的工业纯水制备方面,业内人士说,在激烈的竞争中,即便威立雅等水处理巨头也无法控制整个市场。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