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投资指南 >> 

水价上涨在即 外资高价收购遭遇滑铁卢

时间:2009-02-19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作者:

一直谋划在中国高溢价收购、攻城略地的外资水务巨头们,今年的扩张似乎遭遇了滑铁卢。公开消息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内还未有一个外资水务项目获批。但凭借此前在中国水务市场上的布局,外资在水资源上占据了更多的控制权,已经引发国内多地水价的上涨。

日前,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信号称,水价或许将很快上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外资当初高溢价收购水务公司在今天看来似乎颇具“先见”。

今年尚无外资收购

以1997年进入中国的国际水务巨头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为例,在政策放开之后,便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溢价的收购和快速扩张。2002年,其斥资近20亿元,以净资产3倍溢价收购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

据公开报道,去年1月,威立雅出资17.1亿元获得兰州供水集团45%的股权,收购溢价达到280%。3月,威立雅又以9.5亿元获得海口水务集团49%的股权,报价几乎是其他三家竞标者的两倍……

威立雅公司网站的信息显示,迄今为止,威立雅水务已在中国的20个地区拥有运营项目,合同涉及到的居民超过3000万人。而据公开信息显示,另一个国际水务巨头中法水务也在中国拥有近20个供水公司或自来水公司。

由于较大的成长空间,中国水务业被国外媒体称为“黄金产业”。那些高溢价的收购让当时的国内舆论感到不解,但今天看来,似乎很有“先见”和“战略”眼光。

外资大举收购中国水务资产的举动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中国水协会长李振东上书国务院,力陈外资高溢价收购中国水务资产可能造成的“陷阱”和“隐患”。据悉,在去年7月,由发改委和建设部组成了联合调查组,针对“外资收购城市供水项目”进行了专项调研,这些行动或许对外资的收购产生了影响。2008年以来,外资的高溢价收购戛然而止。

威立雅在西安的扩张失败成为标志性事件。据悉,在与威立雅进行了两年的谈判后,西安重新制订了《西安市水业资产重组框架方案》,推倒了原来引进外资的方案,实行国有水务的自我改制。这在外界看来意义重大,被认为是中国水务企业明确回绝外资并购的第一宗个案。

与此相对的是,据公开披露信息,今年在湖南、山西等地累计已有7个国内水务公司新项目获批。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