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投资指南 >> 

环保企业:银行服务价值链的重要环节

时间:2009-12-22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李岚

就在哥本哈根会议将陌生的低碳经济概念强力灌入本以为与己毫不相干的人们大脑中时,越来越多的中国环保企业已经开始在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战略价值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本月15日,中国银行与环境保护部签署了《关于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合作备忘录》,以共同支持中国环保产业和企业的成长。

中行董事长肖钢还在当日同时举行的“2009中国环保产业发展高峰会”上表示,未来中行将进一步加大对有效益的低排放低污染项目、环保技改项目、环保设备、环保产品和环保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而据他介绍,今年前9个月,中行仅向污水处理和河湖整治项目新增授信就达数百亿元。

在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看来,金融投向将成为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绿色投资将成为今后我国投资战略调整的必然选择。

环保业的推动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用比较传统的工艺处理一吨污水的造价在2000元以上,而现在用新型的膜处理技术,处理每吨污水的投资已经降至1000元以下;当时,一套监测系统要100多万元,而现在实现国产化之后,一套同样的设备仅需约40万元……

“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国内环保产业的发展,全部依靠进口,我国的环保事业是难以持续的。”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刘启风回忆:“10年前,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用美国50万美元的出口信贷买了一部监测仪器,但是那时没有人来担保;而现在不同了,都是银行主动来支持环保企业。”

据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2008年,整个银行业节能环保项目贷款额达到3710.16亿元,贷款涉及环保项目2983个,3615户环保企业从中受益。而进入2009年,环保产业和环保企业更是借助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巨变的推动,成为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重要去向。

据悉,截至2009年6月末,工行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项目贷款余额已近4000亿元。建行则围绕碳排放权交易大力开展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仅在风能发电领域,建行投放的贷款就超过300亿元;而自2008年3月在同业中率先实施“绿色信贷”工程后,目前交行授信客户数和余额的绿色类环保标识覆盖率均已超过99%……

并且,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将“绿色信贷”作为长期经营战略,主动退出“两高一剩”行业,建立“信贷支持节能环保”的长效机制,已经成为当前各行共同的战略着眼点和卓有成效的实践成果。

“现在,国家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企业来说,融资的条件和难度跟去年相比确实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首创股份总经理潘文堂告诉记者,今年首创与工行签订了并购贷款的协议,目前他们正与一些银行尝试进行特许经营权融资。

据了解,继首创股份成为并购贷款开闸后的最早受益者之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以及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亦于今年初获得并购贷款,从而使得环保产业成为银行并购贷款的大赢家。

“价值链”的中行样本“现在我们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在研究整个中行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战略价值链。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通过金融服务带动劳务、技术和产品的出口。”中行公司金融总部公司业务模块主管徐海峰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在海外,凡涉及环保的工程金额都十分巨大,一二十亿美元的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工程非常普遍。而当国外政府或者部门没有这么多资金来购买这个服务的话,那么谁能提供资金就显得非常重要。

然而,普遍的问题在于:一些中资环保企业在境内可能很强大,但它海外的分公司却很弱小,想直接取得融资比较困难。此时,中行就可以通过它的“走出去金融服务战略价值链”,即由中行海外分行向这些企业的分公司提供全国统一授信和融资;或者在境外向其提供收购、并购等业务支持,从而使之顺利打通海外市场。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