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农村污水处理 >> 经验交流 >> 

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时间:2007-01-19 来源: 作者:

4  总体思路和建议

4.1  总体思路

基于我国农村水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同时考虑农村区域特点及不同地区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是: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水利现代化的要求,以建立健全农村排水系统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保护饮用水源、修复和治理农村周边水环境为重点,紧密结合农村水利工作实际,综合采取法律制度、工程技术和个人行动规范等措施,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水环境清洁、水体流动、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初步建立农村水环境监测与保护体系。

4.2  主要任务

1)推进农村工业和畜牧业废污水处理与规范化管理,实现达标排放。首先要求县、乡、村行政组织搞好农村工业及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污水处理;生产企业要改进工艺、提高用水效率及回用率,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环保部门要严格污水排放的监测管理,对造成污染的企业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各级水利、科研部门要做好污水再利用及污水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

2)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近郊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村推广和普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首先在供水系统健全、生活排水量较大的农村和居民小区建设、配套生活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然后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开。

3)开展农村水环境修复和亲水环境建设。为改变目前农村周边普遍存在的池塘、渠系污水淤积的状况,应结合农业灌排渠系建设与改造,疏通农村排水系统,通过引清水稀释、恢复和建设水循环系统等方式使“死水”变活、变清。与此同时注重亲水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清洁、良好的农村水环境

4)加强污水灌溉管理和技术研究。建议首先进行一次全国污水灌溉状况普查,弄清污灌水源、水质、污灌面积、灌溉作物及污水灌溉方式以及农田和地下水污染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从总体上保证污灌区水土环境平衡;其次要求环保部门严格控制城市和工业废污水超标排放;第三,大力推行灌溉污水预处理技术,以减轻原生污水或只经过一级处理污水对土壤、作物及地下水的污染;第四,组织开展污水灌溉技术研究,研究制定不同污水、不同土壤及主要作物的灌溉制度,研究制定污水灌溉水质标准,实现科学适度灌溉;第五,明确水利主管部门负责、环保部门参加,切实加强污水灌溉管理。

5)加强面源污染监测和研究。由于面源污染量大面广、情况十分复杂,目前发达国家还没有根本解决。建议首先开展面源污染的监测和调查研究,弄清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成因。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综合防治措施的试验示范研究,研究探索减少面源污染的途径和方式,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如研究面源污染对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的过程、污染物质运移规律;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工程措施、天然和人工池塘水路交错带对氮磷及有机物的净化能力;从源头上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对策、措施,以及控制面源污染的政策措施等。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7 >>] 下一页 共7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