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农村污水处理 >> 经验交流 >> 

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时间:2007-01-19 来源: 作者:

【摘  要】 2003年我国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有能力、农民有需求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农村水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归纳总结国内外改善农村水环境的经验和进展,根据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要求,研究提出了2020年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十一五”期间的行动建议,以期启动实施全国农村水环境改善工程。

【关键词】 改善  农村  水环境  思路  建议

1  概述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要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12月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最基本的特征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继续重视增加生产、保证供给的同时,注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全面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有能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为了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为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

农村水环境,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渠系、池塘等地表水和土壤水、地下水。农村水环境是农村大地的血脉,对降雨、洪涝、干旱及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农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是全国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动和实施改善农村水环境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不仅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对防治江河湖泊污染、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水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归纳总结国内外改善农村水环境的经验和进展,重点围绕乡村范围内、与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水环境问题,研究提出了2020年改善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对策措施和“十一五”期间的行动建议,以期启动实施全国农村水环境改善工作。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5 6 ...7 >>] 下一页 共7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