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点抓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农民的吃、穿、住、行各个方面,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必要前提和有效措施。
一是全面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加快农村改厕步伐,采取多种形式和综合措施,提高农村厕所的净化水平,消除卫生隐患。支持农村新建、改造7000套厕所任务,完成7个市级卫生村建设。到2008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农村厕所的净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二是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大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新建2300个农村垃圾站(池),完成康庄、张山营、四海、千家店、大庄科5个垃圾收集中转站和永宁垃圾填埋场建设。新购置60台垃圾清运车,全面推行“村收集、镇清运、县消纳”的垃圾处理模式,初步形成覆盖全县的垃圾收集、清运和消纳网络。
三是完善农村交通设施。继续实施村庄街道硬化工程,完成“村村通油路”15公里,在自然村实施50个村30万平方米农村街道硬化工程。着力解决井庄、永宁、大庄科、千家店等山区乡镇恢复公交车问题。到2010年,基本完成自然村通柏油路,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公交”。
四是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应。年内解决43个村4259户1.21万人的饮水困难和23个村4958户1.4万人的饮水水质不达标问题。完成张山营镇佛峪口联村供水工程和八达镇、井庄镇镇区集中供水工程。
五是加强污水和粪便处理。建设适合农村特点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大力推进农村人畜粪便处理设施建设。年内完成小张家口粪便处理场并投入使用,重点解决一批农村的污水处理,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
六是推广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在农村进一步推广太阳能灯、生物质气等设施。建设秸杆成型燃料压块站10处,推广生物质气化炉8000台,推广太阳能灯1000盏,广泛采用清洁节能灶具,提高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七是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农村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村可铺设光缆,逐步实现光缆入村,网络入户。完善乡镇数据处理站的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延庆农业信息网,开通延庆苹果网,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八是加快电网改造。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地区的电网改造,加强变电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供电网络,提高农村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九是完善商旅设施。新建100家便民超市或连锁店,为农民提供方便、安全的购物环境;以便利店为载体,构建农资配送服务体系,确保农资购销渠道的安全可靠。推进民俗户基础设施改造,统一和规范全县民俗旅游村(户)标识;建设市级、完善县级民俗旅游服务接待站的设施及功能。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