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SDF+SAF+深沉滤床处理城市污水实验

时间:2007-06-05 来源: 作者:

  从1982年在法国巴黎北建成第一座BAF污水处理厂起至2003年的21年内,BAF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应用,建设了500多座BAF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相当5000万人口当量的水量。在欧洲应用最为广泛,有11个国家建有BAF处理厂,其中近100座建在法国,70座在英国,50座在德国。我国也在大连建成了一座50000m3/dBAF,采用的是法国得利满的工艺。STS公司以SAF技术在大连建成一座污水回用公司(1.0m3/d)。这两个厂运行效果都很好。

  当前BAF系统主流是升流式,因为它的上升流速可以提高,处理能力大。滤池介质有用颗粒材料,如石英砂、陶粒,也有用波纹塑料板。池型构造如采用石英砂、陶粒等细颗粒介质,介质粒径在4mm左右,其构造基本类似于气水反冲洗的快滤池,法国得利满、DTV都采用此种池型,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BAF,其优点是介质比表面积大,负荷高,空气的氧利用率高,便于管理。但需反冲洗,不仅耗能耗水,还增加设备和造价。用波纹塑料板作介质,池型构造较简单,进水经布水器与空气混合后均匀分布上升流过波纹板溢出池外。由于通过波纹板水头损失小,因而池深可以做的较高,高可以达到7m。由于波纹板比表面积较石英砂要小很多,因而池深一般要比颗粒介质高。它的特点是无需反冲洗,所以无反冲洗设备和反冲洗的能耗。

  SAF是综合上述两种池型的一种新池型,滤池构造采用波纹塑料板介质的构造,进水经布水器与空气混合后均匀分布,升流穿过介质至池顶溢出,没有反冲洗。为了不反冲介质材料只能采用大粒径介质,增高池深,提高进水强度,不让生物体在介质间孔隙中残留形成堵塞。介质采用2040mm天然卵石。这种介质经久耐用,没有波纹塑料板老化定期更换的问题,而且价格也低廉的多。SAF因兼采上述两种池型之长,形成SAF的独特优势。SDF池构造与SAF池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SDF池没有空气系统,SDF是脱氮重要单元。

  美国STS公司A/O工艺的SDF(淹没生物滤池)和SAF(淹没曝气滤池)的生物膜法,是生物膜法中高效新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高效。生物处理构筑物起作用的是微生物量,量大效率就高,SAF池中生物体浓度在1015g/l之间,而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浓度一般为34g/l,因它浓度一高混合和供氧就会增大很多,34g/l是一个综合经济浓度,SAF生物量大而又不增加能耗主要原因是生物膜固着填料的卵石上,没有混合的需要。

  (2)由于生物膜是附着在固定介质表面,可以在池内停留很长时间,因而泥龄长,保证了硝化菌增长。但是SAF停留时比较短,不像曝气池泥龄长,停留时间必须长导致池容大。SAF池的停留时间短泥龄长是其特点和优势。

  (3SDFSAF池池深大,填料高达46m,因而占地少,同时由于采用卵石作介质,寿命长而且几乎没有维护。

  (4)运行能耗省。由于空气在卵石层中上升过程受到多次切割,氧利用率高,省空气量。

  (5SAF出水悬浮物,可以不用二沉池,而用具有脱氮功能深床滤池。生物膜法的一个优点污泥量少很多,节省了污泥处理费用。

  (6)具有生物膜法抗冲击的优点,比较适合本工程的特点。

  一、试验目的

  根据嘉善县姚庄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其进水水质要求和出水水质如下表:

指标

PH

CODcr

BOD5

SS

NH3-N

TN

TP

进水

69

800

200

150

35

45

6

出水

69

≤50

≤10

≤10

≤5

≤15

≤1.0

  上述除PH外其余单位为:mg/L

  此表说明本工程有以下特点:

  1.水质浓度高,高于一般城市污水约一倍。

  2.工业废水所占比重大,水质水量波动大。

  3.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较差。

  4.出水水质要求很高,要达到一级A标准。

  根据进水水质复杂和出水水质要求很高的特点,初步设计采用以下处理工艺:

  进水格栅沉砂池水解池催化池淹没脱氮生物滤池(SDF淹没嚗气生物滤池(SAF深床滤池消毒出水

  处理工艺采用水解、催化工艺作预处理,目的是增高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和除硫、脱色功能。水解和催化已在数十处工程上应用,比较成熟,但本工程水质很复杂,需通过试验来验证和最后确保合理的设计参数。

  生物处理采用生物膜法,此工艺是先进的也是适合本工程的。此项技术在国外已建有上百个工程,效果也很好,但国内尚缺乏经验,需要用试验证明其处理效果和建立可靠的合理设计参数。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水解+SDF+SAF+深沉滤床处理城市污水实验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