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处理污水是近年来开发出的污水处理工艺,已在欧美和日本广为流行,但在我国研究甚少。曝气生物滤池最大的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如二沉池)。此外,该处理工艺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占地面积、基建投资少,氧转移率高,出水水质好等特点。
1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在城市污水的治理领域,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及其变形工艺、生物氧化沟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O法、A/A/O法及其改进工艺)。A-B工艺和SBR工艺等,处理的水质能达到排放水的一般要求,但不能达到城市
一般回用水标准,而且投资和占地面积大,难于管理。例如活性污泥法,其研究、应用、改进已有很长的历史,目前在世界上仍占优势地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因此,近十几年来,各种废水处理新技术不断涌现。
在欧洲,为了适应新的标准[1-2],陆续开发了一系列新的污水处理技术,曝气生物滤池从中脱颖而出。它首先被用作三级处理,后来发展成直接用于二级处理[3]。自第1套建在靠近巴黎的sois-sons污水处理厂的装置投产运行以来[4],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广为流行,目前世界上已有几百座污水处理厂应用了这种技术。曝气生物滤池不仅用于水体富营养化处理,而且广泛地用于生活污水、生活杂排水和食品加工、水果蔬菜罐头、鱼肉制品、酿造和造纸等工业废水处理中。
2
填料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核心地位
曝气生物滤池充分借鉴了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法和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思路,集曝气、高滤速、截留悬浮物、定期反冲洗等特点于一体。其工作原理主要有过滤、吸附和生物代谢[5]。滤池工作时,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着生物膜,滤池内部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膜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同时,因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外,填料及附着其上生长的生物膜对溶解性有机物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并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曝气生物滤池正是通过这样反复的周期性运转来处理污水的。
填料作为曝气生物滤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影响着曝气生物滤池的发展。曝气生物滤池发展过程中依次出现过3种不同的形式[1、6-7]:BIOCARBONE,BIOFOR和BIOSTYR,采用的填料各不相同。BIOCARBONE采用的是石英砂粒;BIOFOR采用的是轻质陶粒;BIOSTYR采用的则是密度比水小的聚苯乙烯球形颗粒。石英砂粒由于密度大,比表面积、孔隙率小;当污水流经滤层时阻力很大,生物量少,因此滤池负荷不高、水头损失大。轻质陶粒和聚苯乙烯作填料时,由于密度小,比表面积、孔隙率大,生物量大,因此滤池负荷较大,水头损失较小。国外的实际运行表明,BIOFOR和BIOSTYR明显优于BIOCARBONE。
事实上,BAF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填料的特性,填料的研究和开发在BAF工艺中至关重要,为此,英国、美国和印度等国已制定了曝气生物滤池所用滤料的相应标准,法国德利满公司对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也制定了相应的说明书及测试规范,可见各国对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都有严格的要求。
3
填料的研究进展
曝气生物滤池所用填料,根据其采用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无机填料、有机高分子填料;根据填料密度的不同,可分为上浮式填料和沉没式填料。无机填料一般为沉没式填料,有机高分子填料一般为上浮式填料。常见的无机填料有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膨胀硅铝酸盐等,有机高分子填料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
国外,Rebecca
Moore等[8]研究了尺寸范围分别为1.5~3
我国对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研究以陶粒为最多,这是因为陶粒作为填料的一种,不仅材料低廉易得,而且显示出的优良特性,特别适合我国的国情。早期的陶粒大多采用页岩直接烧制、破碎、筛分而成,为不规则状(片状居多)。最近出现的球形轻质陶粒,采用粘土(主要成分为偏铝硅酸盐)为原材料,加入适当化工原料作为膨胀剂,经高温烧制而成。朱乐辉等人[11]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结合其它化工原料在温度为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