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生产废水的处理与回用

时间:2007-06-05 来源: 作者:

  某总装机容量为700MW的电厂为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增加经济效益,决定将全厂的车间设备清洗及地面冲洗、锅炉冲灰、厂区办公与车间的生活用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冲厕、绿化和电厂的冷却系统等。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排放量为600m3/d,平均处理废水水量Q25m3/h。针对废水的水质情况和出水要求,决定采用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BAF)作为此项工程的核心处理工艺[1],本文介绍了各处理构筑物、运行参数、工艺调试、运行结果及主要运行费用。运行结果表明,经该法处理后,其出水水质可达《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的排放标准。

  1 原水及出水水质

  设计水量为600m3/d,平均处理废水水量为25m3/h。水质及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要求见表1

  2 工艺流程与工程设计

  2.1 工艺流程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厂区各处的废水经下水道进入调节水池,调节水池对来自不同区域的废水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调节池前设置格栅,将废水中大颗粒的杂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废水再经提升泵进入水解酸化池,通过水解酸化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减轻后续曝气生物滤池的冲击负荷,进而提高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的出水自流入回用水池;反冲洗水经溢流排水槽排至调节池。

  2.2 单元设计

  2.2.1 调节池

  预曝气调节池1 座,调节池有效容积为8m×5m×5m =200m3,水力停留时间HRT=8h为防止原水厌氧腐化池内设有穿孔曝气管,间歇曝气。这一方面可以降解部分有机物;另一方面起到使水质均匀的作用。

  2.2.2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HRT3.8h。设计流量Q25 m3/h。有效容积为HRT×Q95 m3。池内上升流速为1.2m/h,池的有效高度为H3.8×1.23.56m。考虑布水区高度和池内超高,池的实际水深为4.0 m。水解酸化池的有效尺寸为7m×4m×4m。水解酸化池内设置弹性生物组合填料,填料高度3.0 m。底部采用穿孔管均匀布水的方式进水,孔口流速6.0 m/s

  2.2.3 曝气生物滤池(BAF )

  曝气生物滤池由配水区、布水系统、承托层、曝气系统、滤料区、出水区、反冲洗系统组成,采用上向流进水的方式。滤池的总有效容积为42.6 m3,水力停留时间为1.7 h。滤池内设置陶瓷烧结滤料[2],粒径为35mm,填料高度为4.0 m,池内采用曝气器进行曝气,气水体积比为81。滤速为l0m/hBOD5容积负荷1.5 kg/(m3·d),滤池中溶解氧质量浓度5 mg/L

  滤池的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的方式,冲洗水取自回用水池,设置专用反冲洗水泵。反冲洗方法为:先用空气冲洗2 min,强度q=1.0 m3/(m2·min);然后气水同时反冲洗2 min,强度q=0.4 m3/(m2·min)q=300L/(m2·min);再水洗4 min,强度q=600L/(m2·min)

  2.2.4 回用水池

  回用水池有效容积150m3(2.5m×10m×6m)。滤池出水与消毒剂混合后进入回用水池,消毒剂次氯酸钠投加量为36g/m3

  3 调试及运行

  水解酸化池微生物的培养历时27d。在启动后2周又往水解酸化池加过1次污泥。主要是考虑到接种污泥量大能加快反应器的启动速度。至27日,水解酸化池的CODCr去除率稳定在30%左右 ,取水解池底部污泥观察,外观呈黑色球状,结构密实,至此认为水解池启动成功[3]。曝气生物滤池微生物的培养采取了边培养边驯化的办法,在曝气生物滤池内引入活性污泥,先闷曝3d,并投加营养物,然后逐步增加系统的进水量,直至达到设计水量为止。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电厂生产废水的处理与回用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