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近日,国家建设部调研、编写了《东北地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情况调研报告》,现予摘要刊发,供参阅。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城市供水管网跑、冒、滴、漏造成的管网漏损率居高不下(有的北方城市漏损率近40%),水资源流失现象十分惊人。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对运行超过50年及老城区严重漏损的供水管网组织实施改造,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截止到2004年,国家共向东北地区下达国债资金2.87亿元用于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引导和支持资金,加快了东北地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步伐。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意见》(建城[2003]188号,以下简称《改造意见》)下发后,东北各城市普遍成立领导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辽宁、黑龙江省结合文件要求和本地实际,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本省的《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实施方案》,保证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东北地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基本情况
到2004年年底,国家共安排东北三省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国债项目35个,供水管网改造规模2391.02公里,总投资19.52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2.87亿元,地方自筹16.65亿元。截至2004年底,已改造城市供水管网935公里,占下达计划的39.1%,完成投资9.7亿元,占下达计划的49.6%
。
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管网漏失减少,供水效率提高,节水效果显现
通过两年的集中改造以及企业自身加强管理,解决了城市部分区域的供水管网跑、冒、滴、漏及"卡脖管"问题,管网漏失率明显降低,促进了水资源的节约,提高了供水企业效益。
(二)管网承压能力增强,输配水能力提高,保障了安全供水
通过两年的集中改造,维修更换了部分区域原有的严重腐蚀、老化的配水管线,解决了部分地区频繁爆管的问题,供水压力明显提高,爆管扰民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居民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
(三)供水水质有较大改善,保证了群众卫生饮水
改造前,管网老化、锈蚀甚至破损,通过更换维修管网,改善了管网锈蚀问题,降低了供水的二次污染,水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四)群众用水权利得到保障,社会对城市供水的满意度提高
随着管网改造带来的输配水能力提高和水质的改善,群众对城市供水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居民小区内的低压无水区,大多居住的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这部分管网改造难度更大,多数城市能够从大局出发,兼顾小区管网的改造,解决长期困扰这些群众的"吃水难"问题。2004年,长春市居民因供水引发的投诉和信访量较往年下降30%左右,低压无水区的投诉信访量由往年的1400多件降至2004年的800多件。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