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中试研究

时间:2007-01-22 来源: 作者:

  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会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二次污染[13],因此需根据渗滤液的水质、水量特点及排放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

1 处理工艺选择

  各地的垃圾渗滤液水质情况见表1。其中深圳市垃圾填埋渗滤液水质与其他城市的相比,具有CODBOD和氨氮浓度高的特点。试验期间测定生活垃圾渗滤液的BOD/COD0.40.7,属于易生物降解有机废水,但其COD有时高达25000mg/L,若要使出水COD<600mg/L(去除率达98.6%),需选用高效节能的厌氧生物处理且后接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同时由于该渗滤液氨氮含量高达4001500mg/L,若要出水氨氮<25mg/L,必须进行脱氮处理,因此确定试验流程如下:
  原生渗滤液→复合厌氧反应器→碱化吹脱塔→A/O淹没式生物膜曝气池→混凝沉淀池→城市下水道

2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2.1 复合厌氧反应器
  复合厌氧反应器由底部的uasb和上部的abf(厌氧生物膜区)组成。由于其上部的生物膜载体填料(盾式复合材料)对悬浮污泥具有很好的捕集截留效能,且不影响气体分离,因此不必设三相分离器(只设溢流出水槽和集气室即可)。该反应器生物量大、生物相丰富,可承受较高的有机负荷,uasb构造简单且处理效果好。
    复合厌氧反应器呈圆筒形,直径为0.8m,底部为圆锥体,顶部由溢流堰槽和集气室组成,总高度为2.5m。反应器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污泥床(高为1.1m,锥体部分为0.5m);上部为淹没式生物膜区(高为0.9m),内装复合填料。淹没式生物膜层之上有0.25m高的澄清区,澄清水经周边式溢流堰流入环形集水槽。反应器的总容积为1.16m,其中污泥床区为0.4m、淹没式生物膜区则为0.43m3、澄清区为0.13m3、集气室为0.2m3。稳定运行时进水量为20L/h(0.48m3/d),水力停留时间为2d。在第3至第6个月,反应器内温度为2034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5 6 >>] 下一页 共6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