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卫生填埋场中的防水处理
时间:2007-01-22 来源: 作者:
1.3 防水材料
在垃圾填埋场防水系统工程中所采用的防水材料,其接触对象主要是垃圾渗滤液,因此,对防水材料主要性能的要求,特别要考虑到材料受渗滤液水质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填埋渗滤液水质受垃圾成分的影响很大,化学成分复杂,且与垃圾成分、填埋场的土壤组分和填埋场使用年限有关。有资料表明,国内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中COD、BOD一般在103~104mg/L之间变化,主要污染物是有机污染物、氨氮、碳、重金属等,pH值一般在6.5~7.8之间。由此可见,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具有较强腐蚀性、高污染性的水体。通常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使用寿命为数十年。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垃圾填埋场防水工程中使用的防水材料,必须具有很高的抗渗性能(渗透系数K≤10-7cm/s)、良好的抗化学侵蚀能力和耐久性能,才能满足此类工程防水的需要。
此外,根据所采用的防水处理工艺,在垃圾填埋场防水系统工程中可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在人工水平防水中,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防水材料有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此类防水材料经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能、抗化学侵蚀能力和耐久性。国外还有一类膨润土防水材料,如美国CETCO公司生产的一种加筋的土工织物膨润土毯(GCL),它使用专利方法将不可分解的高强拉力有纺及无纺聚丙烯土工布通过针织、中间填充膨润土防水粉而成,防水层渗透系数K<5×10-9
cm/s。该类防水材料同时具有易施工等特点,随着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它将成为垃圾填埋场防水处理主体工程采用的主流防水材料之一。
另外,在垃圾填埋场防水系统垂直防渗工程中较多采用的一类防水处理技术是帷幕灌浆。灌浆材料主要使用细水泥和化学灌浆材料。试验表明这些灌浆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材料在垃圾渗滤液中长期浸泡不易受垃圾渗滤液的侵蚀,稳定性能良好,同时固体抗渗性能好(渗透系数K=10-7~10-8
cm/s)。
2
工程实例
2.1 实例一
某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设于山沟中,针对垃圾填埋场的地形和地质情况,工程设计采取了多种防水处理措施以有效控制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在防渗处埋上,采取自然防渗和人工防渗相结合、平面防渗和垂直防渗相结合的设计原则。防水材料以高分子防水卷材为主(如聚乙烯土工膜)。
在垃圾填埋场*近垃圾坝前的1/3区域采用自然防渗,因为勘测表明该处地表下2.0~3.0m处是一层3.0~7.0m厚的淤泥层,该层渗透系数K在10-7~10-10cm/s之间。垃圾坝前其余区域地表下是一层厚10~20m的透水层,该透水层一直延伸至下游不透水层下方,所以必须采用人工防渗。根据场区地形,工程设计采用铺设1.5mm厚高密度聚乙烯防水卷材(土工膜)进行填埋场底部防渗。考虑到在人工防渗与自然防渗交界处,土工膜下方的潜水有可能由此进入库区,库区的渗滤液也可能由此侵入地下水,为此先开挖一条淤泥带,将土工膜延伸铺设到淤泥层上,再在膜上覆盖一层1.0m厚的淤泥层和 0.5m厚的人工粘性粉土。此外,为了防止场外雨水侵入填埋区,在场区外沿设置截洪沟。同时土工膜一直铺至截洪沟内侧墙体上缘。垃圾填埋场通过以上防水处理,场区防渗完全达到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