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人员解决垃圾渗滤液难题

时间:2007-01-26 来源: 作者:

相关高效处理项目通过鉴定,具有节省工程投资、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处理效率等优点。

近日,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环境生物工程前沿技术优化集成:晚期垃圾渗滤液产业化规模的高效处理项目,通过了由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以中科院院士傅家谟为首的专家鉴定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该成果集成优化了多项环境生物工程的前沿技术,自主创新性强,技术工作报告内容详实、研究数据可靠,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有关环境工程微生物的大规模培养、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等核心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建议进一步完善氨氮吹脱技术;加快该成果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据介绍,随着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出量也相应增加。填埋是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之一。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若不经处理而排放,其有毒有害物质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使地面水体缺氧、水质恶化、富营养化,威胁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水源,使地下水丧失利用价值;甚至进入食物链,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对自然生态、社会、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国际上尚未有能经济、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重大难题的技术。

鉴于此,广东省微生物所等单位科技人员勇于攻关,从2003年开始承担广东省科技厅成果推广项目和广东省环保局科技攻关项目。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首次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应用于500立方米/天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工程中,并成功培养了厌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细菌,使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发挥了重要的厌氧氨氧化、反硝化脱氮和有机物降解作用。该项目还采用浮床构建复合生物膜,并建立了循序渐进的硝化细菌驯化培养和固定化方法,有效保证了好氧反应系统中高生物量和硝化菌群的稳定性,提高了好氧反应器对高浓度氨氮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效率;应用分子水平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微生物检测方法于工程化规模的微生物培养、鉴定和驯化的实时监测中,结合常规的微生物分析方法和水质检测技术,成功地指导了现场调试,为工程的微生物驯化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根据晚期垃圾渗滤液的特殊水质,优化了石灰混凝吹脱预处理工艺,并自行研制了新型净水剂,在不采用昂贵的深度处理技术的条件下,有效保证了系统出水的水质要求;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浓度氨氮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且该工艺具有节省工程投资、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处理效率等优点。

据介绍,该工艺在广州市大田山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改造工程中成功应用,解决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氨氮处理难点问题,在进水500立方米/天的条件下出水稳定,达到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Ⅱ级排放标准。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广东科技人员解决垃圾渗滤液难题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