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水务市场瞄准“效率提升” |
时间:2007-09-20 来源: 作者:杨阳腾 |
|
|
|
谋求各方共赢
安徽池州,一座主城区只有15万人的长江边的城市,也是安徽省最后成立的地级市。
这座安徽最年轻的地级市,城市的给排水功能因为有了丰富的“营养”而迅速完善了功能。这份“营养”就是来自于深圳水务集团的资金、技术、管理模式和服务能力。
池州的水务改制模式与上述3个城市明显不同————采用了供排水一体化。深圳市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和池州自来水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池州供排水有限公司,同时负责池州的自来水生产和污水处理。
池州市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没有投资一分钱,不但引入了一个国内知名的水务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还新建了一座污水处理厂,彻底解决了以往池州市污水直接排放的历史。
除了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和新增的供水管道,深圳水务带来的技术也减少了浪费。仔细研究改制前后的经营报表不难发现,2005年之前,池州的自来水产销差率高达48.12%,每年生产的大约2000万吨自来水,有几乎一半白白流失。而2006年前4个月的经营指标中,该项大幅减少到41%,而且今年的计划要降到38%以下。原来,从2005年12月份开始,池州市供排水公司聘请了专业测漏公司在城区对所有供水管网进行彻底探漏检查,并采取流量压力综合分析法、区域装表检漏、定期巡管、音听法加以分析,现已探明管网漏近20处,每日减少自来水流失量多达5000吨。与此同时,各项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合资运营的第一年公司经营效益较以往有近一倍的提升。
深圳水务与池州自来水公司合作后,也让原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减免水费的单位感觉到了压力,尤其是原先地方承诺对进驻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实行税费减免,自来水管网建设费也在其中。这笔钱要不要收?收,则影响招商形象;不收,这是属于企业的额外成本,必将影响供排水公司的运营效益。
为此,池州市政府专门召开协调会议,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案。除了明确了征收水费的范围之外,还特别针对进驻开发区的项目采取了分类区别对待的方式:对房地产项目,要求全额征收管网建设费;对商业、服务业项目减半收取;对工业项目免收,放水养鱼。同时还规定,供排水公司只需要铺设主管道至园区接水点,园区内用水管网由开发区在规划指导下自行建设。
“公用事业改制也有一个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问题,池州市政府这样做,其实就是谋求共赢的过程。”池州市供排水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元仕颇为满意地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