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务市场的改革已经在探索中走过了“市场开放”和“引入竞争”两个阶段,目前正逐步进入第三个阶段—————城市水务市场瞄准“效率提升”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务市场呈开放态势,吸引了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很多投资机构看好水务市场前景,纷纷加入到竞争中来。
深圳水务集团董事长黄传奇对记者表示,经过10年的历练,国内大型水务公司在水务运营、建设、管理和融资方面已具有突出的优势。以深圳水务投资公司为例,首先在人才和技术优势方面,融合了各方面人才的专业优势;其次是具备较强的项目整合能力。深水集团在河南焦作、江苏常州、浙江长兴、安徽池州等地的项目,通过管理输出和双向交流等方式方法,实现了政府、市民、股东和员工的“四满意”。第三是具备了一定的融资潜力,目前已得到多家银行60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贷款;第四是不断完善的培训体系。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城市水务市场的改革已经在探索中走过了“市场开放”和“引入竞争”两个阶段,目前正逐步迈上第三个台阶,即“效率提升”阶段。具体的表现就是开始注重监管、重视运营和服务水平、关注公众利益和安全,同时伴随管理体系的变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城市水务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记者先后到焦作、常州、长兴、池州四地进行了采访。
机制创新
企业激发活力
河南焦作,一座70多万人口的中原城市,北枕太行,南临黄河,水资源丰富。
但水资源的便利条件并没有带给焦作市供水总公司太多的“实惠”。2002年底,该公司累计亏损6000万元,其中仅2000—2002三年间就亏损1200万元。 焦作有5座水厂,每个厂区附近都有一栋职工宿舍楼。从楼体的情况来看,都有10年以上的“年龄”了,但引起记者注意的是,每座楼安装的却是电子计量的新式电表,显然安装时间都不超过3年。一打听才知道,正是这些电表,截断了原先职工任意使用生产用电的途径,仅此一项就让改制后的焦作市水务公司的成本每年节约了10万元。
这个变化发生在2003年1月,在经过了3个多月的托管后,焦作市政府与深圳水务集团在全国公用事业改革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成立焦作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深圳水务集团占总股本的70%,首期投资5685万元,建设管网31.2公里,当年实现利润900多万元。
改革成效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上。焦作水务公司监事会主席、党委书记史德成介绍,曾经有一个水厂的一台变压器出了故障,8个水泵全部依靠另一台变压器超负荷维持运转,这样重大的生产安全隐患竟然4个小时都没有人发现。现在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因为每隔一小时就有人员逐一检查设备,登记运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