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的类型与经验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城市水务企业在产权制度和经营管理模式上的改革逐步深化,同时也正逐步实现着质的突破。
1.经营模式改革
(1)集团化模式
通过改制组建供排水集团公司,以资本运作实现城市水务企业外向型规模拓展和管理、经营、技术、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成为当前我国水务企业经营模式改革的主流方向。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城市水行业中最早实施“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国有供排水企业。深圳市水务局于2001年12月,将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30多亿元资产整体并人自来水集团公司,组建了我国首家资产达60亿元的大型城市水务集团,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2)建管分离模式
2000年12月,上海市水务局进行水务运营体制改革,在原上海市排水公司的基础上,实行投资、建设、运营三分离,成立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公司,上海城市排水公司,上海环境建设公司,上海城市排水市北、市中、市南运营公司等单位。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公司负责供水和排水国有资产的管理,为水务建设项目融资。以资产为纽带,水务资产公司拥有下属排水公司、3个排水运营公司、3个供水公司等全资子公司,以及环境建设公司、原水股份等控股子公司,并且拥有浦东威望迪供水公司50%的股份。上海排水公司是水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子公司,主要负责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的收缴,并受水务资产公司的委托对3个排水运营公司进行监督管理。3个排水运营公司主要负责污水处理厂以及管网的运行和维护。排水运营公司作为上海水务资产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没有对外投资权,主要领导由水务资产公司委派。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供水和排水服务方面,打破垄断,形成区域性竞争。但只适用于上海这种特大型城市。
(3)BOT和TOT模式
BOT即建设、运营、移交。TOT即转让、经营、转让,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有偿转让给非政府投资主体经营,政府回收资金用于新项目建设,并最终拥有项目所有权。
北京桑德集团将国际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常用的融资方式BOT模式运用到城市给水及污水处理等工程项目中,以BOT方式每年承建2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或给水厂。2000年3月桑德承接了北京肖家河污水处理厂,按BOT模式操作。
(4)多渠道筹资模式
苏州市水务局自2001年成立以来,将城市污水处理费由0.50元/t提高到1.15元/t,使得污水处理由政府投入的公益事业变成微利的市场,吸引了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一是外资多次洽谈以BOT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是私人投资整体收购已建污水处理厂;三是水务局以污水处理费为抵押,向银行贷款。通过以上措施,苏州市水务局筹集了26亿元资金。利用这些资金,水务局实施了市区北部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t;全面开工建设污水管道人户工程,已完成排污支管建设
150km;完成了市区淮阳河整治工程;新建22万t日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启动了市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解决了水务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
2.产权制度改革
(1)股份制公司模式
目前,通过上市融集资金进行股份制产权制度改革的水务企业有原水股份、凌桥股份、南海发展、创业环保、三峡水利、武汉控股等,然而水务市场巨大的潜力、稳定的投资回报正吸引多家上市公司涉足水务领域,甚至将主业向水务领域转移。浙江省上市公司钱江水利,在取得杭州市赤山水厂
30年经营权基础上,提高供水市场占有率,逐步向原水、供水、污水处理的水务产业链拓展。北京上市公司首创股份2001年斥资10亿元收购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2003年与北京市排水集团成立京城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与威立雅环境集团合资联合成立首创威水投资有限公司。漳州发展、泰达股份、金路集团等上市公司也陆续进入水务行业。
(2)区域收购模式
这种改革模式的代表是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低成本扩张,投资1.93亿元,先后购并了延庆、密云、怀柔、房山自来水公司,拓展了供水领域,总资产增加了3亿元,日增供水能力15.3万m3,供水管线增加504km,销售收入增长5500万元。集团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3)引进外资组建新公司模式
它的特点是通过部分股权转让来引进利用外资。2002年5月23日,上海水务资产公司与法国通用水务公司正式签订了自来水浦东公司50%股权的转让合同,法国威望迪通用水务公司以23亿元的溢价成为合作伙伴,组建了全国供水行业第一家中外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经营成本,不设固定回报的水务合资公司。
三亚市水务局下属的天涯水业集团公司是三亚市以提供自来水为主业的老国有企业,由于当初设计的供水规模偏大,管网不配套,负债高达3.65亿元,濒临破产。天涯水业与法国苏伊士集团下属的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经过几年谈判,于2002年底签署了30年的合作合同。根据合同,组建新的三亚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三亚市政府将供水特许经营权授予新公司,独家经营三亚市内的所有供水业务,包括建设水厂、管网改造、销售饮用水等。合同还规定,政府对新公司有监管权,包括水价、水质及供水安全等。三亚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已经于2004年3月17日正式开业,这是全国第一个整座城市的城市供水行业整体对外合作。通过合作,天涯水业置换回2.688亿元,用于偿还债务,并利用优惠政策,减免了1.06亿元的银行利息,使公司债务从3.65亿元降为零,甩掉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原有的923名职工也全部得到安置,大部分进入新的公司。
(4)出让部分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