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管制方式
??美国政府对企业的宏观管理方式可概括为3个方面:控制、引导和服务。对企业的控制主要是运用立法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与社会秩序;对企业的引导主要是通过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促使企业投资于国民经济最急需的部门和地区;对企业的服务则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扶持、对跨国企业提供外交支持等。这些经验都给我国对股份制供水企业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据此,可将我国政府对供水企业的宏观管理建设性地分为以下3个方面:
?
(1)通过立法、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控,为水工业企业集团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通过立法为水工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体系。国家须立即制定一系列针对供水行业的法律、法规等来规范和解决市场化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在政策和体制上确保水工业企业的法人地位,利用法律来分开政企关系,限制行政干预。
???财政、税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须制订出与水工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管理体系与办法。
???行业管理部门须尽快制定出新的水价、供水服务、环境与水质、市场准入等新的管理体系与办法,并以政策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特别强调,必须建立合理的水价运行机制,并保证能够得到贯彻执行,这是培育我国水工业企业集团的前提条件。
?(2)运用水工业产业政策和经济杠杆对水工业企业集团的运营实行间接的调控。
??水工业产业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有关水工业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与发展序列等政策的总和。其目的是通过政策与规划来引导企业的投资发展方向,与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市场机制的补充与调节,以克服市场过程中的一些盲目性,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促使经济更加稳定地发展。
??经济杠杆是指国家掌握的税收、利率、汇率、补贴等调节工具。国家的社会职能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从微观上对水工业企业集团进行管理和指导。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是综合性、间接性的,可以改变企业的投资、经营环境,迫使水工业朝着国家的产业政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