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进程和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36.2%,预计到2015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0%。
城市化地区自产水资源量少,经济规模大,人口密集,取水集中,污染集中,因此防洪保证率要求高,缺水的社会影响大,水污染防治任务重。相当部分城市由于水源不足,水环境恶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传统的城乡分割水资源管理体制,造成水源地不管供水,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回用,没有一个统一、权威、协调、高效的职能部门真正对城市水问题负责,难以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也不好解决水权配置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问题。只有实施城乡水务统一管理的体制,才能在更大的区域或流域范围内,统筹考虑城市水问题,统一配置水权和监督计划用水、定额管理,通过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迫切要求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水利"三定"规定按照"一事一部"和"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明确"水利部统一管理全国水资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城乡水资源的原则。
3、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是资源管理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
江总书记在1999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积极推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性的资源管理新体制,以加强对全国资源的规划、管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更无例外。因此在2002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总书记进一步强?quot;通过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水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外经验表明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有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联合国组织近年一再强调城市水资源是世界水资源问题中的重点,管理是城市水资源问题的核心。巴黎对水事务的统一管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模式之一,得到联合国的肯定和推荐。英国、法国、荷兰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实行了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的体制。
因此,城乡水务统一管理不是谁归谁管的问题,更不是哪个部门吃掉哪个部门的问题,而是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国外的长期实践和国内的近期实践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成立水务局以后,也可以对口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像上海市水务局,同时接受水利部和建设部两家的行业指导,运行情况良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