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而言,水资源已是关乎国家存亡的问题,而依赖马来西亚提供原水的新加坡正是其中之一。如今,极度缺水的新加坡却是世界最优秀的水务管理国家之一。
新加坡水务管理
9月10日,全球最具权威性的水业研讨及展览盛会——第五届世界水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新加坡公用事业局(简称PUB)以及来自新加坡的十家水业公司联合推出新加坡展台,全面展示新加坡在水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成功策略。
此前在迪拜举行的2006年全球水务奖中,新加坡获得了年度最佳全球水务管理机构的奖项。
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是国家水务管理机构,负责新加坡的水供、集水和废水系统事务。它管理整个水供系统,从开发到收集、净化和提供饮用水,处理回收用后水并净化成新生水以及管理雨水排水系统。
如今,新加坡以少的水资源量实现了水的高效益。日用水量110万~130万立方米,而年国内生产总值约1180亿新元。用GDP除以用水量,这个数值约为北京的16倍。
在本次水大会上,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政策与规划署署长陈玉仁接受记者专访,介绍了新加坡的水资源管理之道。
作为花园岛国,新加坡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多万。由于土地面积有限,不能大量贮存雨水,新加坡水资源缺乏,水资源总量为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211立方米,排名世界倒数第二。目前有超过50%的供水来自邻国进口,马来西亚的柔佛州通过横跨两岸的两公里长堤上的三条大水管,输入新加坡。但在长期供水上,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两方意见存在严重分歧。
改变对进口水源的依赖状况,新加坡政府开源与节流双项并举,提出开发四大“国家水喉”计划,即天然降水、进口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今年早些时候,新加坡政府指定水领域为重点发展的三大领域之一,并于今年6月成立了新加坡环境与水业发展局。新加坡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归国家贸易和工业发展部下辖的公用事业局管理,具体业务由水务署负责。水务署是具有一定政府职能的国有企业,负责全国的水政策、水规划、水生产、水供给和用水管理。
过去,公用事业局负责管理饮用水、电力和煤气。从2001年4月1日起,公用事业局从环境部手中接过管理废水和排水系统的任务。这项责任转移让公用事业局能够规划并实行全盘政策,包括保护和扩大水资源、雨水管理、淡化海水、用水需求管理、社区性计划、集水区管理、把某些业务外包给私人企业以及举办公共教育及增强节水意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