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泰康保险公司旗下的泰康资产管理公司和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简称上海城投)在上海共同签署了《泰康-上海水务债权计划投资合同暨战略合作协议》,在协议中,泰康资产管理公司将发起设立债权计划,定向募集20亿元资金,投资于上海城投实施的上海新水源地——青草沙原水工程。
这意味着,高达20亿的保险资金将进入到上海水务建设中。这是继今年6月国家保监会批准平安保险旗下平安信托投资公司对柳州自来水项目进行投资之后,又一笔保险资金方式进入城市水务项目。所不同的是,前者是股权投资,而后者是债权投资。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城市自来水项目的融资方式无外乎:贷款或者引入产业投资者。而之前,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高溢价夺得多项城市水务经营权就引起了议论纷纷。
关于产业投资者的争论尚未平息,金融资本却已开始大规模进入城市水务这一领域。
上海城投提供的资料显示,青草沙工程2006年被列入上海市“十一五”重大工程之一,历时15年论证和筹备,于2007年6月正式开工,预计到2010年可以正式供水。
上海城投总经理孔庆伟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整个青草沙工程的耗资将达到160亿人民币。
“除了上海城投的自筹资金之外,银行贷款有100亿。”上海城投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2007年6月5日,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牵头组成银团,与上海城投旗下的青草沙原水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银团贷款合作协议,贷款额度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尽管参加签约仪式的各方都不肯透露此次债权投资协议的具体细节,但保险资金进入水务建设无疑是最新的一种城市水务融资模式。被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曾于瑾称为又一次“金融创新”。
“保险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建设,一切还在摸索当中,需要找一个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进行试点。城市水务收益稳定,对于委托人的资金安全很有保证。”曾于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