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市场化,百姓的水龙头由谁来管
最近,天津的市民有点紧张。
自8月22日,得知天津自来水项目49%股权转让,资产评估价7亿多元,外资水务公司威立雅报出竞标价21.8亿元,相当于最初评估价的3倍后,他们的紧张感加剧,害怕外资水务公司竞购成功后,引发水价高涨。
其实,有紧张感觉的不只是天津市民。8月18日,江苏扬州自来水49%股权标价1.8亿元转让,外资中法水务报出的竞标价为8.95亿元。外资出手阔绰令业界感到意外的同时,也引发了当地市民的忐忑不安。
中国水务改革在走向市场化的途中,外资高价竞购股权的行为近乎疯狂。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认为,“外资高价竞购水务资产有埋伏。”
“国内水务被外资垄断经营后,他们肯定要提升用水价格,显而易见的道理:他们是来赚钱的,而不是来搞公益事业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对《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表示。
业界认为,在地方政府以高溢价向国际水务巨头出让水业资产的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公众将要长期为高额水价买单、本土水务企业被边缘化,以及引发中国未来的“水危机”。
外资竞购高出竞标价两至三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外资竞购中国自来水公司的案例中,竞购价格几乎都翻到了标的的两至三倍以上。
2004年,兰州供水集团改制。2007年1月,兰州方面宣布兰州供水集团45%股权及污水处理项目以17.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在这次转让招标中,另外一家外资水务公司苏伊士和国内水务公司首创的报价分别为4.5亿和2.8亿。
今年1月,海口水务集团通过海南产权交易所公开发布招商信息,将所属的全部供水业务和污水处理业务整体资产及人员打包成立了一家净资产6.3亿元的项目公司(即海口第一水务有限公司),拟转让该项目公司50%的股权,转让价格为3.15亿元,对外公开竞争招商。
据媒体报道,这是我国首个省会城市主城区的供水和污水处理统一对外招商的项目,业界极为关注,共有9家国内外投资机构报名投资,7家投资机构入围。最后,水务市场上知名的投资机构——北京首创股份、中法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法水务”)、香港中华煤气和威立雅水务对海口项目提交了有高幅度溢价的报价。其中威立雅水务的报价金额为超过标的约3倍,高达9.53亿元,其他3家机构的报价分别为4.1亿元、4.4亿元和5.6亿元。最后,威立雅水务在项目合营公司里持股49%,股权转让款为9.33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