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 | 水务大会 | 中国水协 | 新闻 | 专题 | 企业之窗 | 求职招聘 | 会展 | 招标信息 | 行业分析
·学术 | 学术论坛 | 行业手册 | 专家 | 书籍 | 行业图纸 | 论文下载 | 软件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交流 | 资料搜索 | 业内辩论 | 点评 | 留言 | 在线投稿 | 网站服务 | 会员 | 友情链接 |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都市世界 能源世界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城镇水务管理与行业改革 >> 政策资讯 >> 
 
2010年重庆将实现水务一体化
时间:2007-10-17  来源:  作者:
 
 

   “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用。民盟重庆市委曾提交提案反映,重庆市城乡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多龙管水弊端,造成水资源难以统一调度。昨日,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重庆市已在28个区县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预计在2010年实现全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届时将提升城市蓄排水应对旱涝天灾的能力。

    “多龙管水分割水资源

    目前,重庆市涉及水资源管理的主要部门有市水利局、市政委、环保局和国土局等。其中,市水利局对全市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保护,负责水源工程,确保水资源使用的大方向。

    民盟重庆市委调研室干部康伟举例说,市水利局负责大中型水库的建设,而具体到水资源分配使用时,却涉及多个部门,农业局组织农业灌溉,水务公司搭建群众用水设施,而环保局对废水排放作出规定。

    去年大旱,重庆市城市蓄水功能遭受考验,而今年大涝,城市的排水功能暴露脆弱的一面。民盟重庆市委调研显示,红旗河沟、大礼堂下穿道等地,一遇下雨就积水,原因就是,市市政委只负责指定排水口,排水设施则由排水公司建设,而排水公司又由重庆市水务集团管理。两个直径400毫米的排水管道,汇合的排水口却只有300毫米。市市政委一人士表示,不合理的排水设施建设,严重影响城市排水功能。

    康伟表示,目前多龙管水的局面,造成了水资源的流域性和完整性被分割,多雨季节和缺水时节的排水蓄水无法统一调配,这带来了一系列的后遗症:河道管理和水源地保护不相衔接,水源工程和供水设施工程规划建设难以同步,水资源调度与城镇供水难以形成合力,水质管理和水量管理相分离,不能有效地控制水体污染,许多节水措施难以推广和落实。

    鉴于此,民盟重庆市委提案呼吁:重庆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龙管水实现一体化

    “重庆市将改变多龙管水状况,实现一龙管水、多龙支水市水利局表示,重庆市已启动水务改革工作,预计2010年实现全市水务一体化管理。

    水务一体化,指的是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据了解,早在2002年,市长王鸿举就分别在市二届人大二次、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全面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工作。2006年底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中再次要求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全市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目前,重庆市已有14个区县挂牌成立了水务局,包括渝西地区11个区县以及梁平、巫山等3地。另有奉节、忠县等14个区县划转了各项涉水行政职能,基本实现了水务一体化管理。

    市水利局相关人士透露,重庆市将争取今年内完成除主城区外各区县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开展市级水务改革的调研工作。

    市水利局表示,水务一体化,有利于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届时,重庆市水资源利用率将大大提高,再遇今年这样的暴雨洪灾,城市水循环功能将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业内交流
更多关于 2010年重庆将实现水务一体化 的资料
· 2010年重庆将实现水务一体化 [2007-08-07]
 
热点专题

2018水世界企业高级会员

第十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大
最新更新论文
最新图纸更新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氧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
·气浮机图纸
·造纸废水全套图纸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09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62082号-1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947号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14
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导航 -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