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爆炸的时候,由于管线里面进入了化学药物,由于发生了爆炸很多下水井的井盖飞出来了,后来进行了封闭。同时发现这个水流到下水道之后,中石油也开始做了一些拦堵的工作,进到松花江之前,修了拦水的简易的坝,把含有硝基苯的消防水拦截到管线之内。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大量的硝基苯流到了松花江,最后进入到黑龙江,再进入到苏联境内,最后进入到北海。进到松花江之后,大概快出吉林市的时候发现硝基苯含量比较高,就开始水库放水,首先是11月22日尼尔基水库放水,接着11月23日丰满水电站开始放水。那么在11月20号下午4点污染水团到达了松源市。大家都关注的是哈尔滨的停水,实际上在哈尔滨停水之前松源市也局部停水,时间还长,大概有6天。紧接着三天之后,污染团进入到哈尔滨市,这就造成了我们整个事件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核心问题。接着水污染团继续往下走,进入到依兰,依兰所有的沿江取水口全部关闭,接着进入佳木斯,佳木斯紧急启动新的地下水源备用井,最后12月16日污染团进入到中俄交界的黑龙江。那么到12月21号的时候,污染团抵达抚元断面,出了抚元断面全部进入到俄罗斯,再没有跟中国交界的地方。整个流程历时42天。整个事件沿程有200多万人集中供水水源受到影响,此外沿江还有大量的牲畜用水、大量的分散的农村取水在此过程中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尤其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普遍关注的都是农村取水,因为主要是浅层取水。好在污染物并没有进入到沿江的浅层地表水。在污染团经过的时候没有发生特别大的问题。
这是整个硝基苯在42天里面从源头最后进入到抚元断面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图,在整个过程中污染物在逐渐地降低,而且有些断面降低地比较快,污染带在拉长,就是通过每一个城市断面的时间在加长。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提出来很多大的争议,当初我们在丰满水电站放水还是尼尔基水库放水也好,是不是一个时宜的措施?因为放水加快了污染带的流动,对哈尔滨来讲可能是有益的。污染物超标的时间缩短了,污染物在中国界内降解的时间大大缩短。但是硝基苯在整个降解过程之中损失的速度还是比较大的,比我们想象得要大。这样带来一个问题,在流域污染发生的时候,我们明显准备不足,很多措施都是按照我们想象的办法来做,应急预案不充分,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松花江事件还没有结束,中央专家组刚回到北京,不幸的是北江又发生了事故,北江一个冶炼厂在检修的时候含镉废水超标排放出现镉超标现象。污染团进入到韶关一直影响到下面的英德和清远。整个污染事件大概历时26天,现在也有人认为因为当时没有放水出现了咸潮的问题,珠江口咸潮的问题是不是一定是这样也是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北江出事之后紧接着一月份,湘江的株洲又出现镉超标的问题,接着又在郑州黄河出现超标问题。我们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连续出现了几起大规模的水源污染事件,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在二月份的时候,环保部门、学术界和企业界各方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就是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污染事故的高发期,实际上这个高发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以前就已经存在。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污染事故高发的这样一个非常时期,那么对我们现在有哪些启发呢?通过松花江这次污染事件有几个问题我觉得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