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市水务管理与市场化改革 |
时间:2007-09-20 来源:苏州市水务局 作者:黄雪球 |
|
|
|
4、水务投融资管理体制取得突破。为了加快市区水务建设和水务事业的发展,组建了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02年9月1
6日正式挂牌成立。公司主要负责城市水务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融通、管理、使用。今后根据相应的水务建设任务,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市场化手段,逐步组建成实体化的企业集团公司,逐步达到水务经营性项目不需要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为政府筹资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已经融资2.8亿元。
三、苏州水务一体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促进了建全全市性的防洪保安体系。通过前几年的水利建设,苏州已经形成了长江堤防、望虞河东岸、环太湖大堤、太浦河北岸、淀山湖堤防五条防洪控制线。进入城市水务后,又制定了城市防洪规划,把城市防洪能力提高到100年一遇、
中心城区达到200年一竭的标准,计划到2005年完成。
2、促进了建立全市性的水环境保护体系。水务一体化后,通过污水支管到户I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按水功能区划目标管理、重要水源保护、引水工程建设、城乡地下水资源统一管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估、防洪影响评价、水生态建设等,形成全区域、全覆盖、全水网的水环境保护体系。
3、促进了建立全市性的水资源配置体系。水务一体化后既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又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指导生产力布局、生态示范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推进全市定额用水和计划用水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良性循环。
4、促进了建立全市性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水务一体化后,通过供水统一规划,不仅保障了农业灌溉需要,保障了农村生活用水、I业用水和环境用水,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而且保障了城市、小城镇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环境用水需要,促进了水源地保护和供水设施建设相配套、相协调,加大了供水水源保护力度,加快了供水管网改造,提高了区域供水能力,扩大了供水服务范围,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
四、水务一体化发挥的作用
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水务一体化工作有效地发挥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推进城市化过程。水务一体化后,不但充分发挥了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而且推进了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了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为实现城市化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二是促进现代化进程。通过建设,供水水质得到保证,农村自来水得到全面普及,
自来水直接饮用;城乡河道成为景观河道,水系成为景观水系;城乡防洪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一批防洪驳岸改变成为生态护坡,水景观成为一种可能,真正呈现碧水蓝天。
三是解决城镇化问题。加快小城镇特别是城镇开发区的水务设施建设,力争到2007年县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中心镇和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通过区域供水,改善城镇供水管网条件,不断改善供水质量。通过水务一体化,不但提高了城镇涉水事务处理能力,而且完善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向城市化边际发展。
四是实现水务产业化。实现水务一体化后,通过水行政主管部门主导规划,通过规划调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法规保障和制约市场行为,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可以转变城市供水和污水设施必须由政府投资和经营的观念,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种经济成份积极参与,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供水、污水处理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国有资产股权化、项目投资多元化、企业运行市场化、行业监督法制化,最终形成供水、污水处理产业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