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创建节水型社会 >>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措施

时间:2007-04-05 来源:常州市规划设计院 作者:刘剑

    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是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出水量。流出水头是保证给水配件流出额定流量而在阀前所需的静水压。给水配件阀前压力大于流出水头,给水配件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就会超过额定流量,这种现象称为超压出流,该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给水配件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对用水工况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因超压出流量未产生使用效益,为无效用水量,即浪费的水量。因它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属“隐形”水量浪费,因而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这种“隐形”水量浪费在各类建筑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浪费的水量也是十分可观的。据本人在很多办公楼和宾馆的亲身体会,由于供水压力很大,卫生间水龙头都是喷射水流,自闭式冲洗阀延时时间比正常的长的多,水量浪费感觉很明显。

2、热水系统干管循环浪费水量

    我国热水供应系统的水量浪费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开启用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热水设备才能正常使用。这部分流失的冷水,未产生使用效益,可称无效冷水,也就是浪费的水量。以某高校的一个浴室为例:共有龙头约300个,因采用干管循环,首次开启时都得放掉支管内的冷水。以首次开启放掉的冷水约2.0L计算,浴室每周开放三次,则每周浪费水量为300×2.0×3=1800L,每月浪费水量7.2吨。以一栋设有定时供应热水系统的6层招待所为例:采用干管循环,有16根立管,以每根平均管径 32mm,长18m计,每天供应一次热水则每年约流失无效冷水105m3。由此可见,全国同类建筑热水系统年浪费水量的累计是十分可观的。显然,在热水系统设计中干管循环浪费水量较多。

3、管道及阀门泄漏

    由于管道锈蚀、阀门的质量等经常导致大量的水消失于无形。经常都能看到路边的给水管道在管子接缝处及法兰、阀门连接处滋滋的往外冒水,埋在地下的看不见的更不知道有多少。用户们经常反映浮球阀经常损坏、漏水,不论是用于水池、水箱的还是马桶上使用的,其质量的低劣直接导致大量水从溢流管流出。据有关资料,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就多耗水70升。

三、建筑节水采取的一些措施

    笔者认为,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推广节水措施应该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减少用水量,二是提高水的有效使用效率,三是防止泄漏。针对以上水量浪费的几个方面,提出以下解决办法以供商榷。

1、明确提出控制超压出流的要求,以减少“隐形”水量浪费,促进科学、有效的用水。控制超压出流的有效途径是控制给水系统中配水点的出水压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给水系统应遵循规范,合理分区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 15-88)(以下简称“规范”)第2.3.4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材料设备性能、维修管理、建筑物层数等条件,结合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合理确定。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住宅、宾馆、医院宜为300~350kPa;办公楼宜为350~450kPa。”对于一个具体工程来说,最佳给水分区压力值可以通过优化设计确定,必须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层数、层高、水泵的性能和室外管网的压力。

2)供水方式建议采用水箱供水方式

    笔者认为在市政管网不能满足用户供水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水箱供水方式。无论是水箱独立供水,还是各种联合水箱供水方式,都有供水可靠、水压稳定的优点,各配水点的压力波动很小,有利于节水。

3)设置减压装置

    “规范”第2.3.4A条规定“建筑物内的生活给水系统,当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超过本规范第2.3.4条规定时,宜采取减压限流措施。”在住宅设计中,除浴盆的流出水头为5~10m外,其他各用水配件的流出水头不超过5m,因此进户压力10m、最不利点压力为5m即可满足住户使用要求,超过10m即形成超压出流。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可在进户管处,水表前装设调压孔板或节流塞实施减压,减少超压出流量。

2、在集中热水系统设计中,建议应保证干管、立管中的热水循环。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措施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