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水的技术对策分析
时间:2007-04-05 来源: 作者:
二次污染事故的发生,使得建筑给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用户用水困难。同时,受到污染的水将会被排放;对供水系统的清洗处理,也需耗费大量的自来水,这些都造成了水的严重浪费。因而防止建筑给水系统二次污染,对节约用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在高层建筑给水中采用变频调速泵供水
水池、水泵、高位水箱加压供水方式是目前高层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供水方式。有研究表明,这种供水系统的水质指标合格率有所下降,其原因约有一半是水在加压输送和贮存过程中造成的?[4]。
变频调速泵供水直接用泵将贮水池内的水送至用户,取消了水箱,减少了发生二次污染的几率。我国有的地区已明令在特定情况下使用这种供水方式。如上海住宅设计标准中规定,住宅设计规模在400户以上时,采用变频调速水泵集中供水。在其它城市,变频调速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3.2 新建建筑的生活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
目前绝大部分高层建筑的生活与消防贮水池合建,水池容积过大,生活用水储量一般不足总储量的20%,生活用水贮存时间过长,有时长达2~3天。有研究表明,夏季水温较高时,水箱中的水在贮存12小时后,余氯即为零,细菌快速繁殖?[5]。合建水池在每月的消防试水时还会造成消防试水的排放浪费。
北京市于1998年对生活饮用水与消防用水水池分开设置做出了规定?[6],在
征求意见稿中对此也做了要求。两种水池分开设置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生活用水的细菌性污染。消防试水可排放到消防贮水池中,不必外排。此外,分建水池的总容积基本没有增加,不会过多增加造价,并且还可优化地下室设计、有效利用地下室面积。因此从现在起,新建建筑的生活与消防水池应分开设置。
3.3 严格执行设计规范中有关防止水质污染的规定
采用水池、水泵、水箱二次供水方式,虽然存在着二次污染问题,但也具有供水水量和水压较稳定可靠等优点。因而,完全淘汰这种供水方式是不可能的,应严格执行设计规范中有关水池(箱)材质选用、配管和构造设计及防止管道系统回流污染等规定,杜绝由于选材或设计、施工不当引起的水质污染。
3.4 水池、水箱应定期清洗
1997年北京市规定,供水设施要定期清洗消毒?[7],目前水箱每年清洗一次。为保证水箱良好的卫生条件,卫生防疫部门应加强对水箱水质和水箱清洗的监管力度,并应适当增加水箱的清洗次数。
3.5 强化二次消毒措施
3.5.1 在二次加压系统中设置消毒装置
在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生活饮用水池(箱)内的贮水,在最高日用水情况下,12
h内不能得到更新时,宜设置消毒处理装置。这一规定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还不够严格,应将宜设置改为应设置。
在这方面,北京市已率先做出了规定?[7]。目前北京市的水池、水泵、水箱二次供水系统中,一般均在水箱出口设置二次消毒装置,实践证明这对防止高层建筑的水质污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5.2 加强对消毒器的使用管理
(1)紫外线消毒器长期使用后,石英玻璃套管会沉积水垢,降低紫外线照度,影响消毒效果,因而要定期清洗紫外线灯和石英玻璃套管。对其他类型的消毒器也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2)紫外线灯在接近寿命期时,会渐渐失去消毒作用,因而必须定期更换灯管。
(3)加强对易受污染的流程长的供水点的水质监测力度,以便真正掌握消毒设施的消毒效果。
3.6 推广使用优质给水管材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7 >>]
下一页
共7页